历史沿革
学校的肇端——私立学堂(1906——1916)
一、私立华英学堂(1906—1912)
中国在戊戌维新后,废除了科举制度,于是学堂应运而生。1906年(即光绪三十二年),绵阳始建小学堂57所。其中在绵阳城内斌升街(现在的黄家巷)由西川基督教创办了一所教会学校——华英学堂,这就是普明中学的前身。(华英学堂是一所由英国政府及教会资助的学校,它创办之初,只招收教会人员及教徒子女入学,其生源只是男生。)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学校在校师生员工6000余人,校园面积160余亩,全校按功能区划,分教学区(高中区82个班及所有功能用房,初中区18个班)、生活区(3幢学生公寓、1幢食堂)、运动区(国家二级标准运动场1个,五人制足球场1个,篮球场9个,网球场3个,排球场3个,柔道训练馆1个,健美操训练馆1个)和休闲区。
师资力量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教学管理
学校实行人本为怀、严而有格的管理,行政领导、班主任、值周教师、保卫人员四位一体,全方位渗透寝食管理、学生午休、晚就寝、课堂学习、周六放假,为学生健康生活、勤奋学习、平安成长、走向成功铸造坚实平台。学校信奉“爱就是最好的教育”,学生只要一进入普明中学,便会受到网络式的全程关爱。读书时有德艺兼高的科任老师悉心指点;休息时有亲如父母的生活老师无私关照。学校实行奖学金、助学金的“双助”制度,“双助”面达到学生总数的30%,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享受成功。
所授荣誉
学校以“发展青年身心,培养健全国民”为办学理念,实行“降低问题重心,夯实知识基础, 促进全面发展”的策略,以“落实、高效”为方针,以“过程、结果”为核心,让学生做成长的主人,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学校注重用活动来调节紧张的学习节奏,让每一位学生舒展个性,享受尊严,轻轻松松学习,快快乐乐成长,时时得到因材施教的关爱,处处体会创造成功的快感。学校高、中考本科硬上线率、国重上线率连年名列绵阳市前茅,连续三年荣获绵阳市高初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一等奖,绵阳市教育目标考核一等奖。学校先后被评为“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绿化示范学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2005年在全省120所省级示范高中排行中我校雄居第四。优良的办学业绩让学生成才,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历任校长
裴成章(a·a·phillips) | 校长(华英小学) | 1912——1916 |
万育生(f·jwatt) | 校长(华英中学) | 1916——1923 |
朱孔阳(e·a·cook) | 校长(华英中学) | 1923——1928 |
吴介诚 | 校长(育德中学) | 1928——1934 |
李明良 | 校长(育德中学) | 1934——1939 |
宋耀汉 | 校长(育德中学) | 1939——1953 |
易铁夫 | 代理校长(育德中学) | 1948——1949 |
方维祯 | 校长(高农校) | 1944年—1949年 |
赖玉成 | 校长(高农校) | 1950-1953年 |
赵天纵 | 副校长(二中) | 1953年—1956年7月 |
蒋安中 | 副校长(三中) | 1954年秋—1959年7月 |
陈淑君 | 副校长(二中) | 1956年月—1959年 |
杜吉瑞 | 校长(三中、二中、普中) | 1956年9月—1973年 |
沈清祥 | 副校长(普中) | 1960年2月—8月 |
熊光华 | 党支部书记(普中) | 1960年—1961年 |
周隆秀 | 副校长(三中) | 1959年—1960年 |
赵永镒 | 副校长、革委会副主任 | 1957年—1974年 |
唐永贵 | 革委会主任 | 1968年11月—1974年 |
廖先贵 | 革委会第一主任 | 1972年7月—1974年 |
凌世文 | 革委副主任 | 1973年1月—1973年7月 |
鲁烈光 | 革委副主任 | 1973年6月—1976年 |
侯盛模 | 副校长 | 1978年9月—1984年5月 |
蒋加武 | 副校长党支部书记 | 1979年3月—1985年8月 |
邱兴元 | 副校长、校长 | 1984年6月—1989年4月 |
邱明君 | 副校长 | 1985年8月—1986年9月 |
陈俊 | 副校长 | 1986年春-1987年9月 |
何代余 | 副校长 | 1987年—1990年7月 |
赖远明 | 副校长 | 1990年8月—1991年7月 |
贾从宜 | 校长 | 1991年8月—1993年1月 |
巩崇义 | 副书记、书记 | 1992年—1997年 |
席元勋 | 校长、副书记 | 1993年1月—1997年3月 |
黄邦荣 | 副校长、校长、副书记 | 1997年4月—2002年8月 |
唐江林 | 校长 | 2000年—2001年7月 |
张念平 | 校长 | 2001年—2011年9月 |
马恒贵 | 校长 | 2012年9月—2021年9月 |
曾祥均 | 校长 | 2021年9月—2023年10月 |
王德广 | 校长 | 2023年10月— |
何勇 | 副校长 | 2023年10月— |
办学成果
学校艺体特色鲜明,享誉巴蜀。在近百年的办学过程中,体育这面旗帜一直飘扬在普明中学的上空,是全省仅有的4所的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之一,学校把办学理念融入体育特长生管理、体育课堂教学,强化协作功能促进全面发展,着力弘扬体育精神,协调身心发展。学校田径队多次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中学生田径比赛,均获优异成绩;连年代表绵阳市参加四川省中学生田径比赛,均获得团体总分第一。普明中学全校师生正以“只争朝夕、永争更好”的精神,努力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跃马扬鞭驰骋巴蜀教坛,奋勇拼搏打造中华名校。
校园环境
2011年后,通过明文化建设,“明”满校园涵养心性。学校亭台憩园凉泉,校园如诗一般含蓄,茶一般清香,花一般清新;在这里,求知的欲望、飞腾的冲动油然勃兴;这里远离喧嚣闹市,让学子静心徜徉书海、规划人生;这里历史与现代相得益彰,打造出理想的学习环境。
在绵阳市委、市政府、市教体局的全力支持下,现学校拥有全省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4个现代化学术报告厅,绵阳市唯一的“高中理科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基地”和 “绵阳市现代化教研中心”,先进的数字教学平台,国际标准运动场等等,正在规划新建体育馆、游泳馆。加之南山中学、普明中学两所名校共同发展形成的强大师资集团优势,使学校真正做到了“省重学校,国重实力”,在这里学习,提升更快,发展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