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12个教学部门,开设三年制高职专科专业37个、中美合作办学专业2个、五年制中高职贯通专业6个、职业本科试点专业4个。
专业名称 | 科类 | 合作单位 | 就读地点 | |
第一年 | 后三年 | |||
汽车服务工程 | 理科 | 西华大学、四川交通职业术学院、四川港宏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华大学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土木工程 |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科技大学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序号 | 系部名称 | 专业名称 |
---|---|---|
1 | 道路与桥梁工程系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2 |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 | |
3 | 土木工程检测技术 | |
4 | 土木工程(西南科技大学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 | |
5 | 铁道工程技术 | |
6 | 土木工程检测技术(少数民族预科) | |
7 | 土木工程检测技术(少数民族预科一类模式) | |
8 | 汽车工程系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
9 | 汽车营销与服务 | |
10 | 汽车车身维修技术 | |
11 | 汽车服务工程(西华大学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 | |
12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中美合作办学) | |
13 |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 |
14 | 运输工程系 | 物流管理 |
15 | 交通运营管理 | |
16 | 航运工程系 | 轮机工程技术 |
17 | 航海技术 | |
18 |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 | |
19 | 信息工程系 | 软件技术 |
20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
21 |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 | |
22 | 移动通信技术 | |
23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
24 | 信息安全与管理 | |
25 | 建筑工程系 | 建筑工程技术 |
26 | 工程造价 | |
27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
28 | 市政工程技术 | |
29 | 机电工程系 | 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
30 |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 |
31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
32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
33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中美合作办学) | |
34 | 经济管理系 | 会计 |
35 | 市场营销 | |
36 | 旅游管理 | |
37 | 人文艺术系 | 环境艺术设计 |
38 | 产品艺术设计 | |
39 |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 |
40 | 轨道交通工程系 |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 |
41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
42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 | |
43 | 公共课教学部 | -- |
44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 -- |
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教职员工近1000人,有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技术能手、省优秀教师等国家级、省级专家人才20余人。类别 | 名录 |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牟廷敏 |
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 陈斌 |
全国模范教师 | 骆勇 |
四川省第八批后备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 陈斌 |
四川省省级教学名师 | 郭远辉、彭家祥、陈斌、周林福 |
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 方文 |
四川省级教学团队 | 工程机械教研室、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杨平)、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陈斌)、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教学团队(黄先琪)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建有国家级、省级实训(集训)基地9个;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国家示范重点专业4个、国家级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2个、省级重点专业9个。有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21个,校内实训面积近10万平方米,校外实训基地176个。
类别 | 名称 |
---|---|
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软件技术 |
中央财政支持国家示范建设专业 |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汽车运用技术 |
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专业 | 工程机械应用与维护、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物联网技术专业整合) |
省财政支持的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 |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技术、建筑工程技术、软件技术、物流管理、旅游管理 |
省级重点专业 |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市政工程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航海技术 |
四川省精品专业 |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
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专业 |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汽车运用技术 |
四川省骨干专业 |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航海技术、市政工程技术 |
四川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 产品艺术设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部级(交通部)重点建设实训基地 |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实训基地 |
四川省生产性实训基地 |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业化实训基地、汽车技术服务综合实训基地、工程机械运用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 |
四川省骨干职业教育集团 | 西部汽车职教集团 |
类别 | 课程名称 | ||
---|---|---|---|
土木类 | 道桥cad(陈华卫)、公路设计 | ||
机械类 |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检修(郭远辉)、汽车维护(郭远辉)、汽车简单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郭远辉) | ||
参考资料: |
类别 | 课程名称 | ||
---|---|---|---|
土木类 | 建筑工程测量、公路工程地质、路基病害整治、道路建筑材料、工程测量、道路工程制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 ||
机械类 | 挖掘机电气系统维修、机械工程图制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总成检修 | ||
信息类 | 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应用与维护、数字电子技术、网络规划 | ||
管理类 | 物流电子商务实务、供应链管理实务、储存管理 | ||
参考资料: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奖项名称 |
---|---|---|
1 | 与名企深度合作的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 |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
2 | 思政工作引领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3 | 高职汽车类四级竞赛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4 | “四点聚力”的交通土建类专业群产教研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 | 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
5 | “四阶递进”产教融合引领高职城轨车辆技术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6 | 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共生“三维双轮互促”的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7 | 高职院校“1141”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8 | 基于技能习得共同体的“3+x”高职人才培养体系整体设计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9 | 多类型生源背景下与产业发展相适配的高职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10 | 高职院校“五维七彩”分类递进思政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11 |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分类分层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12 | 基于信息化的水陆一体共享型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13 | 基于职业能力测评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测评改”双循环路径创新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14 | 交通装备高端产业“五位一体”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15 | 基于职业能力的汽车服务类专业中高本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16 | “三元协同、四链衔接、五业联动”的专业群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17 | 创新引领,三大改革打造高职高质量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18 | 高职院校“双课联动、三阶深入”课证融通路径的创新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参考资料: |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1项、省教学成果奖35项,获批国家级在线课程、国家规划教材、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主持)等23项,获批省级课程、省级规划教材、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主持)、省级教改项目等120项。
学生成绩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学生获得世界技能竞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以上大赛奖励100余项。
2005年,参加全国文化衫设计比赛获得与清华大学齐名的设计金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四川省一等奖;第六届全国机器人足球比赛,获两个项目小组二等奖;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大赛中获得四川省赛区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中获得舞蹈表演三等奖、美术作品三等奖。
2006年,在第七届全国机器人足球比赛中获得两个项目的季军、两个项目小组二等奖,是全国唯一进入决赛并获奖的高职院校;在全国第八届青少年书法临帖大赛中获一等奖;在首届书画人才推选活动全国总评选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四川省三等奖;在四川省第二届大学生“鱼凫温泉”杯旅游艺术设计大赛中,获4个金奖、5个银奖、2个创意奖。
2007年,全国大学生微软“校园之星”大赛组队获得全国季军;2007年,四川省大学生旅游艺术设计大展(赛)中,获得4个金奖,3个创意奖;2007年8月,在全国大学生微软“校园之星”总决赛中,获季军。
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机器人技能比赛中,获三等奖。
2009年,学院承办“一汽丰田杯”全国高职高专汽车技能大赛,获团体优胜奖及参赛学生获个人一等奖。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与20多个国家、地区的政府部门、高校、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合作办学等交流合作项目24项。
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于2011年10月与德国f+u萨克森公益教育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先期在汽车专业开展赴德短期实训考证项目。此外还与美国阿肯色大学史密斯堡分校中外合作办学;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bcit)合作办学,合作项目有德国f+u汽车专业短期实训考证项目。
2018年,学院迎来了老挝、柬埔寨、蒙古、塔吉克斯坦、孟加拉国、马来西亚6国的237名留学生,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师生来院进行文化交流;与3个国外教育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完成5项中外合作项目。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