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院士工作站(院士创新中心)3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校级科研平台(含共建)19个。类别 | 名称 |
---|---|
院士工作站(院士创新中心) | 三亚学院翟明国院士工作站、三亚学院陈国良院士团队创新中心、三亚学院容淳铭院士工作站 |
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 | 三亚学院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 |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 软件基因代码安全分析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海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筹) |
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 金融创新与多资产智能交易实验室 |
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 海南省岛屿文化生态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海南省海南丝路商业文明研究基地 |
校级科研平台(含共建) | 海南旅游新业态研究中心、海南民族宗教事务发展研究中心、海南社会学研究中心、海南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三亚学院国家治理研究院、三亚城市治理研究院、海南自贸港合规研究院、海南自由贸易港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海南旅游消费研究院、海南地方调查与数据中心、海南生态文明研究基地、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三亚分院、三亚学院—清华三亚国际数学论坛研究中心、三亚学院公共外交研究中心、三亚学院应用法学研究所、三亚学院俄语中心、三亚学院应用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三亚学院南海地域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三亚学院休闲体育研究中心 |
参考资料: |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三亚学院获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各2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1 |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及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水稻种子活力检测与评价方法研究 |
2 | 面向医学病历影像音频大数据的标注模型与算法研究 |
3 | 静电离子风与收集面的化学和物理结构在雾气集水中的协同作用机理研究 |
4 | 多模式-多模型集合模拟气候变化对热带地区水稻产量的影响——以海南省为例 |
5 | “深海勇士号应用示范”之vr教学培训及应用指导(子课题)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1 | 证券交易所市场结构及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 |
2 | 情感人类学研究——以海南毛感高地黎族为例 |
3 | 历史主权与南海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 |
4 | 在我国南海实施军渔的可行性研究 |
5 | 文化交流视野中的琼学研究 |
6 | 海南少数民族社会组织发展研究 |
7 | 南部海疆岛屿渔民社会的转型发展比较研究 |
8 | 马克思自由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
9 | 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的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研究 |
10 | 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作家非母语写作研究 |
11 | 黎族自治传统对海南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促进研究 |
12 | 动画伦理理论建构研究 |
13 | 基于公平导向的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
14 | 海南疍民与南海主权问题研究 |
15 | 马克思“社会共和”理论研究 |
16 | 南海渔民的民间信仰调查研究 |
17 | 中国艺术表演产业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18 | 海南非遗保护与南海主权研究 |
19 | 旅游安全视阈下的多模态语义识别研究 |
20 | 海南航海文化史与南海主权研究 |
21 | 国企党的领导融入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
22 | 新伦理学原理•上卷 |
23 | 动态能力视阈下平台领导企业数字化创新生态系统与价值共创研究 |
24 | 商周金文名物词研究 |
25 | 东盟相关国家媒体在南海问题报道中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 |
26 | 海上行政执法区域合作机制研究 |
27 | 大数据视阈下思政课智慧课堂研究 |
28 | 南吴北范寡头垄断格局对近代中国化学工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
29 | 美国对外经济战略研究(2001-2019) |
30 | 技术进步、秩序重构与乡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研究 |
31 | 美国民主输出新态势下我国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研究 |
32 | 海南渔业口述史 |
33 | 传承热带气候风土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策略研究 |
34 | 海南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重点项目) |
35 | 白银时代俄罗斯小说叙事转型研究 |
36 | 能力重构视域下数字化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机理与治理模式研究 |
37 | 国内《更路簿》及其研究成果的英译研究 |
38 | 国家海洋治理理念转换与南海海洋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
39 | 长江文化弘扬与大河文明对话研究(重大项目子课题) |
40 | 协商性司法理念下亲告罪一体化研究 |
41 | 海南自贸港“多模态”应急语言服务体系建构研究 |
42 | 海南岛疍民与陆居族群互动交融的历史及现状研究 |
43 | 我国北疆牧区文化的现代转型研究 |
44 | 《江格尔》的海外传播与影响研究 |
45 | 地方性法规中党的领导法治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46 | 中国“动画身体形态”及其话语传播研究 |
47 | 《玛纳斯》史诗传统文本的收集、翻译与研究(重大项目子课题)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1 | 转型时期企业员工组织报复行为成因、表现及预防机制研究 |
2 | 自由的实证研究——以海南三亚黎族红花村的十年追踪调查为基础 |
3 | 海南八音器乐研究 |
4 | 琼雷地区多元信仰空间形态及演变研究 |
5 | 南海区域海上行政执法合作问题研究 |
6 | 共生网络视阈下超模块平台组织迭代创新与强化路径研究 |
7 | “健康中国2030”视角下我国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
8 | 冲绳闽人三十六姓后裔民俗文化记忆场研究 |
9 | 歌剧艺术女性主题阐释——红色中国故事及其文化记忆研究 |
10 | 数字人文视域下南海“更路簿”英译与传播研究 |
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1 | 海洋水生动物保护平台波浪能发电系统的研究 |
2 | 大数据赋能健康管理开展脑卒中监测、预警与循证研究 |
3 | 基于空天地海遥感信息高性能计算处理及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研究 |
4 | 基于陆海统筹的海南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及应用 |
5 | 海南省三种野牡丹科物种生态适应策略及资源评价与利用 |
海南省院士工作站项目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1 | 海南三亚潮间带地下水排泄对滨海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
2 | 基于高性能计算的智慧海南三维地理信息数字化平台研究 |
3 | 基于区块链的大数据安全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
海南省创新团队项目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1 | 海南省台风灾害应急救援关键技术研究 |
科研奖项 | |
获奖项目名称 | 成果名称 |
海南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一等奖 | “社会共和论”—共和传统中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
海南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一等奖 | 新伦理学原理 |
海南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 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海南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二等奖 | 法治中国:自由的正义与限度 |
海南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二等奖 | 藏彝走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符号研究 |
海南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二等奖 |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自由观辨析 |
海南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二等奖 | 海南省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污染物协同减排效应评价 |
海南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二等奖 |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精准 扶贫视角下的旅游社区参与研究 |
海南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the revolutions in china’s 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system(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体制革命) |
海南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元认知监测与算术知识制约小学儿童心算策略运用能力的发展:一年纵向考察 |
海南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城市智慧化治理的实现路径与策略探讨 |
海南省自然科学发明奖二等奖 | 忍冬科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和典型类群的生物地理学研究及分类修订 |
海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用地理集中指数衡量游客集中程度方法的一个改进 |
海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供给锁定型市场结构与投资品市场价格机制特殊性研究 |
海南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现代管理传导理论研究 |
海南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论中国动画创作的伦理阻力 |
海南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琼学源流 |
海南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三等奖 | 论动画伦理的超越性本质 |
海南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三等奖 | 以文化看待发展——白鲁恂与政治发展研究中的文化心理范式 |
海南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三等奖 | 海南疍家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 |
海南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网络编配能力、价值平台与创新孵化绩效——定制化服务的调节效应 |
海南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理论、经验与政策 |
海南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中国南海不可再生资源跨期开发利用的经济学分析 |
海南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疍家咸水歌称谓与曲调类型辨析 |
海南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基于媒体计算的中国形象“他塑”模型建构——以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为例 |
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感觉定量评定及干预技术研究 |
海南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中国经济特色:亚细亚生产方式新探(全二册) |
海南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的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研究 |
海南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控制权、融资约束与投资效率研究 |
海南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谈胡适对《红楼梦》的误读与强制阐释——写在《红楼梦考证》发表100周年之际 |
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 面向空天地海信息处理的高性能计算服务与应用 |
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 基于空天地海一体化协同处理的南海应急救援 |
第三届海南省南海文艺奖 | 海南疍家音乐形态分析与传承传播研究展望 |
第三届海南省南海文艺奖 | 大型原创音乐剧《更路传奇》(戏剧类) |
参考资料: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12月,三亚学院图书馆由书山馆、书海馆和南区分馆组成,图书资源总量为279·00万册,生均达111·6册。馆舍有5356个阅览座位、计算机终端220台、网络端口2700多个。截至2025年3月,引进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网、超星数字图书馆、维普考试数据库等多个数据库;电子期刊41308种、842346册,学位论文1301万篇,音视频9011小时及其他共享资源。
学术期刊
从2009年初,三亚学院开始筹备学报工作,并成立了三亚学院学报编辑部,成功出版了公开刊物《天涯学刊》。2012年10月,三亚学院的杂志《天涯华文》被批准为公开出版物,内容主要与海南、华侨等相关,设有“天涯华声”“山海经纬”“听海观潮”“落笔生花”“天涯此时”五大主要栏目。此前的省内公开刊物《三亚学院学报》于2013年获评全国民办高校学报研究会优秀学报一等奖。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