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亚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三亚学院办学条件

三亚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15个学院,开设73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工学、理学、医学等9个学科门类。

二级学院本科专业(方向)
社会学院行政管理、社会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
法学院(自贸港国际法学院)法学、法学(自贸港法律)
财经学院会计学、财务管理
管理学院工程管理(建筑数字技术与造价)、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数字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
旅业学院(国际酒店管理学院)旅游管理(智慧旅游大数据)、会展经济与管理、酒店管理(奢华品牌运营与管理)、休闲体育(高尔夫)
人文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幼儿教育)、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数字传播)、播音与主持艺术、语言学(语言科技)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艺术学院(国际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风景园林、数字媒体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动画、城乡规划
外国语学院英语、俄语、翻译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学院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车辆感知)、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数据计算及应用、新能源汽车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虚拟现实技术
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休闲体育(康体与抗衰老)、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健康产业管理学院健康服务与管理、康复治疗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
音乐学院音乐表演、舞蹈编导、艺术管理
盛宝金融科技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与金融、金融科技、投资学、区块链工程、数字经济、保险学(保险科技)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1588人,其中专任教师1310人,“双师型”教师61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400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0·53%,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108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82·75%,有双聘院士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高校教指委委员5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高校本科教指委委员52人,南海系列高层次人才10人,海南省领军人才18名,海南省拔尖人才40名,海南省银发精英6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336人。
部分名师
类别名单
全国优秀教师李卉妍
海南省教学名师王勋铭、沈关宝等
海南省第一批“银发精英”汇聚计划人才赖振寅、王云凤、肖芒、温春阳、张亨明等
海南省教育系统首批“南海新星”张成甦
海南省高层次人才黄守红、高晨、王圣等
海南省优秀教学团队《社会学概论》教学团队、经济学团队 、大学英语等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

学科建设
类别名称
省级重点学科社会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通信工程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设计、音乐、翻译、应用心理、国际中文教育、金融、国际商务、电子信息、旅游管理社会工作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本科教育质量工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虚拟教研室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应用型转型建设试点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7门、省级教学实践示范中心4个,建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270个,省级重点教学团队4个。

质量工程(仅部分列举)
类别名称
国家级本科教育质量工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三亚学院-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筑设计初步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科技、风景园林、休闲体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工商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音乐表演、车辆工程、汉语国际教育、社会工作、健康服务与管理、物流管理
省级特色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俄语
省级应用型试点转型专业酒店管理、会展与经济管理、服装与服饰设计、社会工作、会计学、车辆工程、工程管理、软件工程、休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筑设计初步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g移动通信网络优化课程、高性能计算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财务管理、俄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建筑设计初步、民族民间音乐、计算机应用基础、电路基础、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数据可视化原理与应用、旅游项目策划、旅游目的地管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等
省级精品课程社会学概论、传感器原理与工程应用、旅游学概论、经济学概论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艺术修养类课程、酒店行业与酒店(双语)、侵权责任法、世界电影发展史、高星级酒店美食与成本控制(双语)、机器学习、旅游人力资源管理、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外建筑艺术漫谈、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社区发展与社会工作、对外汉语教学法、侵权责任法等
省级教学实践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实训教学示范中心等
参考资料:

学生成绩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本科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共5088人次,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项目的人数达11226人次,占学生总数的43·99%;近三年,学校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全省性及以上奖励1744项,涉及4047人次。其中,2023年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学生人次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为11·49%,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50项,该学年立项建设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8个(其中创新22个,创业6个),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69个(其中创新57个,创业12个)。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获评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双创”教学成果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出版《创业管理基础教程》教材1本。
教学成果
项目名称获奖类别获奖时间
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新模式——全方位的九大培养平台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
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
书法与白描课程的体验式教学法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
基于“topia”的新商科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年
国际传播视域下“一体两翼三融通”复合型语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年
五措并举的法学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年
以地城文化为驱动力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年
资料来源:(截至2022年10月)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6月,学校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三亚深海研究所、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中国法学会、海南省旅文厅等建立协同体,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连续举办三届落笔峰全球城市文明与城市创新论坛;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多所高校、教育机构以及国际组织建立了交往与合作关系,其中,与美国迈阿密大学、中央阿肯色州立大学缔结姊妹校,与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合作创建的中马未来学院,开设本科、硕士及博士课程等学位课程。

截至2025年6月,学校与吉利在新能源(甲醇)、“三电”、汽车制造、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所属企业、科研院所以及京东、传化、阿里巴巴等企业单位启动合作,先后成立“吉利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学院”“传化供应链产业学院”“京东智慧物流产业学院”“盛宝金融科技产业学院”“康养产业学院”“复星旅文智慧旅游产业学院”等十个现代产业学院。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