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
拱墅区湖墅街道仁和仓社区于2001年4月正式成立,现阶段正处在大拆迁大建设时期,97%的居民拆迁在外。辖区面积0·5平方公里,东临长乐路、南靠香积寺巷、西沿京杭大运河大兜路段,北接大关路。现有居民楼群11幢,812户居民,户籍人口2094人。社区有在册党员106名,60岁以上老人469人,退休人员607人,残疾人员62人,困难人员7人。辖区共有大小企业90多家,与其中绿城物业、绿地建设、元谷创意园、第二人力资源市场等多家单位建立起了共建关系。 社区居委会目前下设10个居民小组,12个小组长,10支志愿者服务队,其中外来人员志愿者服务队,是我社区创建工作的特色,口号是"创业在杭州、奉献在社区",我们利用他们的一技之长,理发、缝纫、自行车修理、家电修理和信息员队伍,经常为社区老年人,残疾人上门服务,与社区建立便民利民服务网络,是社区开展为民服务活动的生力军。近年来社区成员敬业为民、热情服务,受到了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和居民群众的好评。 社区党委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获得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杭州市12345工作先进单位、杭州市国家卫生城市复评工作先进集体、杭州市充分就业社区、拱墅区无邪教社区、浙江省节水型小区、浙江省体育先进社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仁和仓社区将以加强为民理念来优化服务举措,围绕建设“满意社区”的工作目标,营造社区良好人文氛围和特色景点文化,积极创建人文旅游型社区。
特色产业
仁和仓社区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10年花椒主产业全社区销售总收入50万元,占社区经济总收入11·9%。该社区目前正在发展蚕桑、花椒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蚕桑、花椒畜牧产业。
人口卫生
截至2010年底,仁和仓社区有农户47户,乡村人口112人,其中男65人,女47人。农业人口总数为112人,劳动力总数5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口39人,外出务工人数20人。
仁和仓社区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112人。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及卫生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也积极参与社会保障,有更多的农户开始加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农村合作医疗。至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户47户,共计105人,参合率94%,享受低保6人,村民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室和乡卫生院。
饮食习俗
建国前后,群众以高粱、大豆、谷子为主食,1978年以前,以玉米饼、地瓜干面窝窝为主。改革开放以后,白面膜成为人们的主食。一日三餐还有肉,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各种青菜一年四季不断,迎来送往还离不开酒。人们生活讲究营养,鱼、肉、蛋、奶消费日益增加。烟、酒、糖、茶家家必备。每逢婚嫁喜庆,宴席讲究色、香、味、营养价值。宴席档次逐年升级,每席上菜有10个、12个、16个、24个不等。
社区单位
仁和仓社区内有三个市级单位(无线电研究所、民航幼儿园、房修二公司)及交道口办事处、交道口房管所、东城综合高中等单位,还有修理自行车、美容美发、餐厅等大小商家共26个。其中近两年建成并投入运营的东不压桥菜市场给社区及周围居民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设在雨儿胡同及东不压桥胡同的街道红十字会主办的卫生站,为社区居民预防疾病及健康保健带来一定的保证。社区内民宅大多是明、清时代的四合院建筑,文革后,尤其是1976年唐山地震前后,院内翻建、改建、临建的大量增加,使大部分四合院格局受到破坏。保存较完整的所剩无几,现有雨儿13号、乙10号、福祥5号、地东大街84号等院保存完好。其余多数院内主房仍以明清建筑为主体。胡同经几年街道的进行整治(粉刷墙面、油漆街门、改造公厕等),外观较为整洁,街面干净,使古都风貌重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