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02年8月,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始建。
2004年4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一所普通高等院校。
2009年5月,被确定为首批实施福建省“闽台高职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项目试点校;12月,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7月,学校设有10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33个本科招生专业。院系 | 专业 |
---|---|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
软件学院 | 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
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电子商务、金融工程、国际商务、物流管理、审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 |
创意设计学院 | 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
国际教育学院 | - |
乌克兰艺术学院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通识教育中心 | -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7月,学校拥有省级应用型学科3个,省级一流应用型建设培育项目主干学科2个。类别 | 名称 |
---|---|
省级一流应用型建设培育项目主干学科 | 机械、电子信息 |
学科名称 | 学科类别 |
---|---|
机械工程 | 应用型学科立项建设项目 |
软件工程 | 应用型学科培育项目 |
应用经济学 | 应用型学科培育项目 |
资料来源: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7月,学校有专任教师900余人。截至2023-2024学年,学校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15人;福建省“闽江学者”、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等省级人才28人,泉州市“桐江学者”20人,入选市级高层次人才105人次。类别 | 名称 |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黄克安、林东、张飞猛、陈建华、吴伟忠、华中 |
全国优秀教师 | 高禹、顾立志、魏嘉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黄克安 |
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 | 邢孟江、邢孟道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 张飞猛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 魏正英 |
省级教学名师 | 陈卫华、陈宇翔 |
省级高层次人才 | 刘忠宝、李俊华、王新刚 |
闽江学者 | 张舜德、刘忠宝、魏正英、李俊华、王新刚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7月,学校建有省级示范校院士工作站,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福建应用中心、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福建应用技术研究院、4个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1个福建省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研究平台。平台类别 | 平台名称 |
---|---|
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3d打印装备与制造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
虚拟制造技术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
现代通信与北斗定位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
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数控装备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 |
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福建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 |
绿色建筑环保材料福建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 |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 | “国际商务研究中心”福建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
“创意设计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 |
福建省协同创新中心 | 福建省增材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
资料来源: |
研究成果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