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学院设有14个教学院部,开设40个专科招生专业。
系部名称 | 专业名称 |
---|---|
城市轨道学院 | 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 |
乌拉尔国际轨道交通学院 | 铁道工程技术、铁道供电技术、铁道信号自动控制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 |
铁道机车车辆学院 | 道机车运用与维护、铁道车辆技术、动车组检修技术 |
智能制造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动漫制作技术 |
土木工程学院 |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智能建造技术、建筑室内设计 |
管理学院 | 国际商务、现代物流管理、跨境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财富管理、金融科技应用、大数据与会计、金融服务与管理 |
生物工程学院 | 药品生产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食品检测检测技术 |
机场学院 | 空中乘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 |
港口学院 | 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港口与航运管理 |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 - |
人文与基础课教学部 | - |
国际交流学院(台港澳事务管理中心) | - |
体育教学部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创新创业学院 | - |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6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学院有专任教师656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78·05%,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占比33·38%,“双师型”教师占比80%;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大国良师、齐鲁最美教师5人,全国职业教育轨道交通行业名师3人、山东省优秀教师4人、山东省教学名师9人、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6人,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山东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8人。类别 | 名单 |
---|---|
全国模范教师 | 艾菊兰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 李增足 |
全国轨道交通行业教学名师 | 王兴强 |
山东省教学名师 | 王广勇、赵永君 |
山东省职业教育青年技能名师 | 王少妮、宋嘎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骨干专业群3个、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4个、山东省品牌专业群3个,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3个、教育部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7个、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专业4个,建有国家级和省级在线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2门;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创新团队8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大师工作室3个,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2个。
类别 | 名称 |
---|---|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 铁道机车车辆、铁道工程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
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山东省特色专业 | 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筑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 |
山东省示范专业 | 电气自动化等 |
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专业 | 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表面组装生产线操作编程与维护、linux网络操作系统 |
土建专业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 | 供热工程 |
山东省精品课程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核心专业课联合课程(机械制造工艺规划与实施、典型零件数控加工、机械cad/cam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应用、数控机床安装与调试)、铁道技术装备联合申报课程(机车车辆构造与检修、接触网检修与维护、电力机车乘务作业、车辆动运用与维护、铁路信号设备维护)、工程施工与计价系列课程(装饰构造与识图、建筑设备认知与识图、建筑施工与组织、工程计价、建筑构造与识图)、市场营销产品销售方向联合申报课程(企业营销实战、推销实务、网络营销、会计手工模拟实训)、铁路线桥系列联合申报课程(铁道工程测量、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铁路桥涵施工及维修、铁路路基施工及维修)、机电技术应用系列联合申报课程(设备控制技术、微控制器应用、典型工业生产过程的组态控制、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企业营销实战、典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变频调速系统设计与实施、网络安全与防护、建筑施工技术、模具cad/cam、smt生产线运行与维护、液压与气压传动、建筑工程测量、设备电气控制与维修、供热工程、数据结构、linux网络操作系统 |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教师获近两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24项,获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5项;主持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3个,承担教育部职业教育“101计划”项目4项;入选国家规划教材15本,主持机械制造等5个专业类“职教高考”试题资源库开发工作;主动服务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牵头制定《山东省高职院校学习型社会贡献度测评指标体系》,开发职业培训标准4套、职业培训包5个、职业培训课程体系10项、社区资源共享课程近40门。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3月,学校与俄罗斯乌拉尔国立交通大学合作成立“乌拉尔国际轨道交通学院”,与俄罗斯托木斯克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4个。积极建设全球首批“中文工坊”、教育部首批中外人文交流友谊学院,在蒙古设立中蒙海外职业学院,在老挝等国家设立3所“班·墨学院”,入选部省共建“职教出海”项目2个,承担国家教育援外项目“助力老挝系统化建设轨道交通职业教育体系”。开发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国际教学资源30套,9套职业标准已正式纳入坦桑尼亚、老挝等国家职业教育体系,1门慕课上线印尼国家慕课平台,承担国家中老铁路、雅万铁路援外培训等超过2000人次,自主招收、联合培养国际留学生1500多人。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