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发展
学校前身
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1956年由教育部核准创办的四川省初中师资训练班。
1958年,更名为内江师范专科学校。
1959年,与内江工专、简阳农专合并建立内江专科学校。
…更多「历史发展」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力量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开设64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52个),其中师范专业16个,学科专业涵盖10个学科门类。
学院 | 专业名称 | 学科门类 |
---|---|---|
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文学 |
秘书学 | 文学 | |
内江师范学院范长江新闻学院 | 广播电视学 | 文学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艺术学 | |
网络与新媒体 | 文学 | |
新闻学 | 文学 | |
内江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学 | |
金融数学 | 经济学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工学 | |
内江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物理学 | 理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 | |
通信工程 | 工学 | |
机械电子工程 | 工学 | |
内江师范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工学 |
工程造价 | 管理学 | |
内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 | 理学 |
应用化学 | 理学 | |
环境科学 | 工学 |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
内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文学 |
翻译 | 文学 | |
泰语 | 文学 | |
商务英语 | 文学 | |
内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法学 | 法学 |
思想政治教育 | 法学 | |
历史学 | 历史学 | |
城市管理 | 管理学 | |
内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 管理学 |
市场营销 | 管理学 | |
经济学 | 经济学 | |
行政管理 | 管理学 | |
电子商务 | 管理学 | |
经济与金融 | 经济学 | |
内江师范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软件工程 | 工学 | |
物联网工程 | 工学 | |
教育技术学 | 教育学 | |
网络工程 | 工学 | |
物流工程 | 管理学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
人工智能 | 工学 | |
内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教育学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教育学 | |
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 | 美术学 | 艺术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学 | |
环境设计 | 艺术学 | |
产品设计 | 艺术学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艺术学 | |
动画 | 艺术学 | |
书法学 | 艺术学 | |
中国画 | 艺术学 | |
内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 音乐学 | 艺术学 |
音乐表演 | 艺术学 | |
舞蹈表演 | 艺术学 | |
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教育学 | 教育学 |
学前教育 | 教育学 | |
小学教育 | 教育学 | |
应用心理学 | 理学 | |
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 地理科学 | 理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理学 |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理学 | |
测绘工程 | 工学 | |
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 | 理学 |
生物技术 | 理学 | |
水产养殖学 | 农学 |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1个、四川省级优势学科2个。类别 | 名称 |
---|---|
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 | 水产学 |
四川省级优势学科 | 教育学原理 |
中国古代文学 | |
资料来源: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524人,其中专任教师1243人,正、副高级职称444人,硕、博士1134人;有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名辅导员等20人;内江市领军人才、内江市学科带头、内江市拔尖人才人等9人;聘请有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著名科研院所、高校的院士、教授、专家学者200余人担任兼职教授。类别 | 名称 |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史仕新 |
四川省教学名师 | 曾良 |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 史仕新等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力量」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5年3月,学校现建有首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峨眉武术”传承基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数据恢复实验室”;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张大千研究中心”“沱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廉洁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峨眉武术文化普及基地”;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沱江流域特色农业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拥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省社科联高水平团队、院士专家工作站10个,内江市创新人才团队1个。类别 | 名称 |
---|---|
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 峨眉武术 |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数据恢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张大千研究中心 |
沱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 四川廉洁文化社科普及基地 |
峨眉武术文化普及基地 | |
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数值仿真重点实验室 |
特色农业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 |
果类废弃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 | |
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 | 四川彩墨艺术传承与创新研究团队 |
四川省属高校创新团队 | 长江上游特有濒危鱼类资源保育与开发利用 |
多模态无方向性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研发与应用 | |
川西珍稀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 |
植被对山体滑坡影响的数值模拟 | |
量子态的传输协议设计和量子程序验证 | |
“小样本”深度学习在医学图像识别中的应用研究与系统开发 | |
院士(专家)工作站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院士工作站 |
内江市级重点实验室 | bim工程研究中心 |
新型建筑材料工程实验中心 | |
页岩气开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环境污染防治工程实验室 | |
资料来源: |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3月,近五年来,学校获资助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000余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9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作品)2680余篇(件);出版专(编、译)著155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5项。时间 |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负责人 |
---|---|---|---|
2017 | 针对国密sm4密码算法的侧信道分析共计技术研究 |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孙元华 |
2017 | 中华沙鳅驯养繁殖研究与资源保护利用 |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 谢碧文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外环内容为学校中英文对照规范名称,内核由篆书的“内”字变形而成一个倒扣的铃,体现学校的地方性和教师教育渊源。铃中的“人”字,喻示“以人为本”理念。铃下的数字表明学校创办于1956年。
校旗
精神文化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