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一中百科
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简称“蕲春一中”)是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漕河镇豁口路126号的公立高中,创办于1939年。学校占地212亩,设有79个教学班,现有在校生5007人,教职工326人,其中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102人。校园建有400米标准田径场、图书馆(藏书19万余册)及现代化实验室,教学、生活区域布局合理。
该校前身历经多次迁址,1951年迁至现址。1981年被定为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2009年获评“湖北省示范高中”。2023年启动迁建项目,新校区规划用地面积224923平方米,设计规模90个教学班,计划2025年竣工。近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超90%,累计培养1·6万余名大学生,9人考入清华、北大,连续十年获黄冈市教育教学质量特别优秀奖。
历史沿革
1981年定现名,同年定为湖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
2009年6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和省教育厅联合授牌为“湖北省示范高中”。
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日趋优化。2001年以来,学校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和全力支持下,共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新征土地65亩,使校园总面积达到212亩;新建校舍3·8万平方米,使学校总建筑面积达到7·4万平方米;新建了一个400米的标准田径运动场、8个篮球场和2个羽毛球场,一个15副乒乓台场地和一个老年门球场及室外健身场;用大理石铺设了一个面积达6700多平方米、可容纳万人集会的中心广场,还修建了一个集教学、观赏、休闲于一体的地理园;图书馆现有藏书192997册,有阅览室5间,订有报刊杂志250多种;按国家一类标准装备了18间理化生实验室和生物标本室;微机室、语音室、劳技教室、画室、制图室、体艺教学器材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装备先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建有远程教育接收站,图书借阅、师生购物、进餐全都实行信息化管理,校园网内各类音、视频通过主流媒体技术全部实现数字传输,实现了计算机局域网、多媒体教学网、有线电视网、校园广播网、电话网“五网合一”。
师资实力
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26人,专任教师273人,基本具有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研究生毕业14人,在读3人,在岗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102人。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学科结构合理。学校极力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狠抓了师德建设工程、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名师建设工程、青年教师帮扶工程、教师队伍稳定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设”和创新约束机制、实行定位管理,创新激励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创新评价机制、实行目标管理,创新监督机制、实行阳光管理等“四大创新机制”,逐步打造出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学科配套、师德高尚、业务的教师队伍,造就了一支“有能力、有实力、有活力、有潜力、有魅力”的“五力”教师队伍。近三年来,学校教师有524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或在学术年会上交流,其中有118篇论文获省、市奖励,有132人次获省市优质课奖、优质教案奖,参编教育教学专著和辅导教材50余部;近年来,学校已完成了6个国家和省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并都以优异成果结题,特别是两个国家级“十五”教科研重点课题“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的研究”和“实施研究性学习专题研究”,因组织严密、效果显著,学校被中央教科所总课题组评为“先进实验学校”,有4名教师被评为“优秀实验教师”。
办学相关
在7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注重内涵发展,与时俱进地确立了“以人为本,致全、致高、致远”的办学理念,依据这一办学理念,学校不断反思探讨新时期教育的价值观、发展观、人才观,将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和谐统一起来,明确了“当德艺双馨教师,育四有创新人才,建优质精品高中,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办学目标和“着眼培养一种精神--创新精神;着手发展两种能力--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着力提高三种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的培养学生目标。
全面发展
学校着眼于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基,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方法,创新校园文化,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和实践创新素质,初步形成了“德育为先,全面育人、育全面人”的办学特色。学校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形成德育活力,深化德育内容,拓宽德育渠道,创新德育方法,注重德育工作常规化、德育工作梯次化、德育工作网络化。1985年创刊以来,现已编印了近400期的《政教资料》是学校德育工作内容不断丰富的活教材,被省、市专家誉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百科全书”。近四年来,学校学生操行评定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0%以上,有150余名学生被省市县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有25名学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学生犯罪率和安全故事率均为零,学校多次被省市县评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教学质量
学校突出教学中心工作,强化课程建设,先后制定了《蕲春一中课程改革方案》、《蕲春一中选修课实施方案》,构建了一套新课程体系;探索教学模式,在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合作式等素质教育的基本教学模式同时,重点探索实施层序式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教学,改变传统教学状态;突出教育科研,立足科研兴教,科研促教;探索评价机制,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一系列教学改革举措,有力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现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
翁连生 | 党委书记 |
王楚兵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王小燕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占二得 | 副校长 |
张志斌 | 办公室主任 |
伊小丽 | 纪委书记 |
李海军 | 政教主任 |
田琦 | 政教副主任 |
王保林 | 校团委书记 |
徐海燕 | 校团委副书记 |
梅宝军 | 教研处主任 |
喻景生 | 教务处主任 |
凌挺 | 校工会负责人、蕲春县人民政府责任督学 |
管晗晗 | 法治副校长 |
参考资料: |
知名校友
校友 | 职务 |
---|
骆清铭 | 中科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 |
汪潮涌 | 信中利资本创始人、董事长 |
赵欢 |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
陈永生 |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田辉玉 | 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 |
夏风 | 中交海南工程项目总经理部党工委书记、执行总经理 |
何北鸿 | 上海市浦东新区林长制办公室综合保障组部长 |
高兴 | 蕲春一中武汉校友会常务副会长、武汉锂鑫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
周俊章 | 2022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候选人物,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 |
参考资料: |
公众号主体介绍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蕲春一中是由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简称“蕲春一中”)是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漕河镇豁口路126号的公立高中,创办于1939年。学校占地212亩,设有79个教学班,现有在校生5007人,教职工326人,其中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102人。校园建有400米标准田径场、图书馆(藏书19万余册)及现代化实验室,教学、生活区域布局合理。
该校前身历经多次迁址,1951年迁至现址。1981年被定为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2009年获评“湖北省示范高中”。2023年启动迁建项目,新校区规划用地面积224923平方米,设计规模90个教学班,计划2025年竣工。近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超90%,累计培养1·6万余名大学生,9人考入清华、北大,连续十年获黄冈市教育教学质量特别优秀奖。
历史沿革
1981年定现名,同年定为湖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
2009年6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和省教育厅联合授牌为“湖北省示范高中”。
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日趋优化。2001年以来,学校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和全力支持下,共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新征土地65亩,使校园总面积达到212亩;新建校舍3·8万平方米,使学校总建筑面积达到7·4万平方米;新建了一个400米的标准田径运动场、8个篮球场和2个羽毛球场,一个15副乒乓台场地和一个老年门球场及室外健身场;用大理石铺设了一个面积达6700多平方米、可容纳万人集会的中心广场,还修建了一个集教学、观赏、休闲于一体的地理园;图书馆现有藏书192997册,有阅览室5间,订有报刊杂志250多种;按国家一类标准装备了18间理化生实验室和生物标本室;微机室、语音室、劳技教室、画室、制图室、体艺教学器材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装备先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建有远程教育接收站,图书借阅、师生购物、进餐全都实行信息化管理,校园网内各类音、视频通过主流媒体技术全部实现数字传输,实现了计算机局域网、多媒体教学网、有线电视网、校园广播网、电话网“五网合一”。
师资实力
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26人,专任教师273人,基本具有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研究生毕业14人,在读3人,在岗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102人。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学科结构合理。学校极力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狠抓了师德建设工程、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名师建设工程、青年教师帮扶工程、教师队伍稳定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设”和创新约束机制、实行定位管理,创新激励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创新评价机制、实行目标管理,创新监督机制、实行阳光管理等“四大创新机制”,逐步打造出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学科配套、师德高尚、业务的教师队伍,造就了一支“有能力、有实力、有活力、有潜力、有魅力”的“五力”教师队伍。近三年来,学校教师有524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或在学术年会上交流,其中有118篇论文获省、市奖励,有132人次获省市优质课奖、优质教案奖,参编教育教学专著和辅导教材50余部;近年来,学校已完成了6个国家和省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并都以优异成果结题,特别是两个国家级“十五”教科研重点课题“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的研究”和“实施研究性学习专题研究”,因组织严密、效果显著,学校被中央教科所总课题组评为“先进实验学校”,有4名教师被评为“优秀实验教师”。
办学相关
在7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注重内涵发展,与时俱进地确立了“以人为本,致全、致高、致远”的办学理念,依据这一办学理念,学校不断反思探讨新时期教育的价值观、发展观、人才观,将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和谐统一起来,明确了“当德艺双馨教师,育四有创新人才,建优质精品高中,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办学目标和“着眼培养一种精神--创新精神;着手发展两种能力--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着力提高三种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的培养学生目标。
全面发展
学校着眼于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基,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方法,创新校园文化,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和实践创新素质,初步形成了“德育为先,全面育人、育全面人”的办学特色。学校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形成德育活力,深化德育内容,拓宽德育渠道,创新德育方法,注重德育工作常规化、德育工作梯次化、德育工作网络化。1985年创刊以来,现已编印了近400期的《政教资料》是学校德育工作内容不断丰富的活教材,被省、市专家誉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百科全书”。近四年来,学校学生操行评定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0%以上,有150余名学生被省市县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有25名学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学生犯罪率和安全故事率均为零,学校多次被省市县评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教学质量
学校突出教学中心工作,强化课程建设,先后制定了《蕲春一中课程改革方案》、《蕲春一中选修课实施方案》,构建了一套新课程体系;探索教学模式,在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合作式等素质教育的基本教学模式同时,重点探索实施层序式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教学,改变传统教学状态;突出教育科研,立足科研兴教,科研促教;探索评价机制,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一系列教学改革举措,有力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现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
翁连生 | 党委书记 |
王楚兵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王小燕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占二得 | 副校长 |
张志斌 | 办公室主任 |
伊小丽 | 纪委书记 |
李海军 | 政教主任 |
田琦 | 政教副主任 |
王保林 | 校团委书记 |
徐海燕 | 校团委副书记 |
梅宝军 | 教研处主任 |
喻景生 | 教务处主任 |
凌挺 | 校工会负责人、蕲春县人民政府责任督学 |
管晗晗 | 法治副校长 |
参考资料: |
知名校友
校友 | 职务 |
---|
骆清铭 | 中科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 |
汪潮涌 | 信中利资本创始人、董事长 |
赵欢 |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
陈永生 |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田辉玉 | 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 |
夏风 | 中交海南工程项目总经理部党工委书记、执行总经理 |
何北鸿 | 上海市浦东新区林长制办公室综合保障组部长 |
高兴 | 蕲春一中武汉校友会常务副会长、武汉锂鑫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
周俊章 | 2022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候选人物,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