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海民族大学财务在线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青海民族大学办学条件

青海民族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25个教学学院,开设60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医学、工学、哲学、艺术学十一大门类。
青海民族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本科专业学院授予学位门类
经济学青海民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
经济与金融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
工商管理管理学
会计学管理学
财务管理管理学
法学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法学
治安学法学
社会工作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法学
社会学法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文)文学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
学前教育(师范类)青海民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学
小学教育(按语文教育培养)教育学
小学教育(全科)教育学
应用心理学理学
体育教育(师范类)青海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教育学
运动训练教育学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学
汉语言文学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学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文学
秘书学文学
秘书学(第二学士学位)文学
广播电视学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文)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文学
英语青海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
英语(师范类)文学
阿拉伯语文学
日语文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青海民族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理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学
统计学理学
物理学(师范类)青海民族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理学
材料物理工学
通信工程工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学
化学(师范类)青海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理学
应用化学工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学
生物科学青海民族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理学
生物工程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青海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工学
网络工程工学
人工智能工学
电子商务工学
信息安全工学
土木工程青海民族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工学
水利水电工程工学
交通运输工学
交通工程工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工学
药学青海民族大学药学院理学
药物制剂理学
藏药学理学
公共事业管理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学
行政管理管理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学
土地资源管理管理学
土地资源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法学
音乐学(师范类)青海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
音乐学(声乐表演)艺术学
音乐学(器乐演奏)艺术学
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学
工艺美术艺术学
旅游管理青海民族大学旅游学院管理学
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工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专业学位点、1个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入选青海省第二轮国内一流学科、化学入选青海省第二轮省内一流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法学公共管理中国民族史汉语言文学化学药学数学政治学等
青海民族大学博士硕士授权学科一览表(截至2022年4月)
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学科方向代码及名称申报时间获批时间学科方向归属学院一级学科归属学院
03法学0304b民族学(2018年获批博士一级学科)030401民族学20172018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20172018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20172018经济与管理学院
030404中国少数民族史20172018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z1藏学20172018藏学院
0301z1民族法学20172018法学院
01哲学0101哲学(2021年获批硕士一级学科)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20202021马克思主义学院藏学院
010104逻辑学20052006藏学院
010107宗教学20022003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2经济学0201理论经济学(2021年获批硕士一级学科)020101政治经济学20202021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020104西方经济学20202021
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20202021
03法学0301法学(2011年获批硕士一级学科)030101法学理论20052006法学院法学院
030102法律史20102011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102011
030104刑法学20102011
030105民商法学(社会保障法、劳动法)20002001
030106诉讼法学20102011
030107经济法学20052006
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20102011
030109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20102011
030110军事法学20102011
0301z1民族法学20102011
0302政治学(2011年获批硕士一级学科)030201政治学理论20102011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030202中外政治制度20052006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20102011
030204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20102011
0303社会学(2018年获批硕士一级学科)030301社会学20172018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303人类学20172018
030304民俗学20172018
0304民族学(2006年获批硕士一级学科)030401民族学20002001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20052006
03040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20022003经济与管理学院
030404中国少数民族史20052006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40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20052006艺术学院
0304z1藏学20102011藏学院
0304z2民族文化传播20102011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0304z3民族教育学20112012师范学院
0304z4民族体育学20112012体育学院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2021年获批硕士一级学科)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052006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202021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20052006
04教育学0401教育学(2018年获批硕士一级学科)040101教育学原理20172018师范学院师范学院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20172018
040105学前教育学20172018
0401z1教师教育学20172018
05文学0501中国语言文学(2011年获批硕士一级学科)050101文艺学20052006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052006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20102011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20102011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20102011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20102011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19801981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02011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0501z1格萨尔学20112012藏学院
0502外国语言文学(2021年获批硕士一级学科)050211外国语言文学及应用语言学20202021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
050212翻译学20202021
050213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20202021
0502z1国别与区域研究20202021
06历史学0602中国史(2006年获批硕士一级学科)0602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20102011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60202历史地理学20102011
060203历史文献(含:敦煌学、古文字学)20052006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藏学院
060204专门史19801981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60205中国古代史20102011
060206中国近现代史20102011
07理学0701数学(2011年获批硕士一级学科)070101基础数学20102011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070102计算数学20102011
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102011
070104应用数学20102011
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20102011
0701z1智能信息处理20102011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0703化学(2011年获批硕士一级学科)070301无机化学20102011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070302分析化学20102011
070303有机化学20102011
070304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20002001
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0102011
0703z1光电转换材料20112012
交叉学科99j100藏语信息处理工程20102011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学院
99j200蒙古语信息处理工程20212021
08工学0839网络空间安全(2021年获批硕士一级学科)0839z1信息内容安全20202021
0839z2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2021
10医学1007药学(2011年获批硕士一级学科)100701药物化学20102011药学院药学院
100702药剂学20102011
100703生药学20102011
100704药物分析学20052006
1007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20102011
100706药理学20102011
1007z1藏药学20102011
1007z2药用植物资源学20102011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
12管理学1202工商管理(2011年获批硕士一级学科)120201会计学20102011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120202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20052006
120203旅游管理20102011旅游学院
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20102011经济与管理学院
1204公共管理(2011年获批硕士一级学科)120401行政管理20022003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20102011
120404社会保障20102011
120405土地资源管理20102011生资学院
1204z1城市管理20112012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1204z2政府经济管理20112012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资料:
青海民族大学专业学位一览表(2022年4月)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及名称领域申报时间获批时间归属学院学制学习形式
025100金融-20132014经济与管理学院三年全日制
025200应用统计经济与社会统计20202021数学与统计学院三年全日制
大数据分析
035101法律(非法学)-20062007法学院三年全日制
035102法律(法学)-三年全日制/非全日制
045100教育学科教学(语文)20202021师范学院两年全日制
小学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045200体育体育教学20202021体育学院三年全日制
运动训练
055100翻译翻译硕士(英语笔译)20202021外国语学院两年全日制
翻译硕士(日语笔译)
055200新闻与传播新媒体采编事务20202021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两年全日制
085400电子信息通信工程20202021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三年全日制
电路与系统
智能科学与技术
网络空间安全
085600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20202021化学化工学院两年全日制
化学工程
085900土木水利土木建筑20202021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三年全日制
105500药学天然药物研究开发20202021药学院三年全日制
药物分析与药物质量标准制订
中藏药制剂研究与开发
125100工商管理-20062007经济与管理学院三年非全日制
125200公共管理-20062007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三年非全日制
125300会计-20132014经济与管理学院三年全日制
125400旅游管理-20172018旅游学院三年非全日制
135100艺术音乐领域(音乐创作方向)20202021艺术学院三年全日制
音乐领域(音乐表演方向)
音乐领域(艺术管理方向)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1262名(含四名挂职干部),专任教师829名,正高级职称183名、副高级职称294名,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28名,博士化率35·34%。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天一(青海民族大学“首席科学家”“双聘院士”“终身教授”)

教学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类别名称
国家级特色专业药学、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网络工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藏族古典文学、藏族文学史、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国家级教学团队藏语言文学教学团队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信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小学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网络工程、旅游管理、学前教育等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秘书学、化学、应用心理学、统计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会计学、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
省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含实验)、分析化学(含实验)、数学分析、蒙古族古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
省级教学团队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函数论教学团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团队、外国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物理学类课程教学团队、民商事法学课程教学团队等
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外语体验中心、通信工程实验中心、经济与管理教学示范中心、公共计算机教学示范中心、基础物理教学示范中心等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月,学校高度重视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日本南山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韩国韩南大学和我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41所院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在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联合举办孔子学院,实现我省孔子学院建设零的突破。与波兰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合作举办的土地资源管理本科教育项目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省内唯一。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建有区域国别研究院和六个区域国别研究基地,其中“中亚-土库曼斯坦研究基地”“喜马拉雅山地国家研究基地”获批为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自招收外国留学生起已累计培养3000余名外国留学生,现有年度外国留学生百余名,是青海省培养留学生最多的高校。教育部先后安排天津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高校也与我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构建起“3+9”的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新格局。

2025年4月17日上午,青海民族大学与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青海分中心举行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