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历史
2018年青岛大学即墨实验学校建立。
为准确把握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方向,学校从建校伊始,就确定以“教师专业成长工程、学校文化建设工程、课程体系建设工程、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等四大工程建设为抓手,每年都会根据发展需求和国家教育变革的形势,确定学校发展的年度核心定位。2018年,是学校的“办学启动年”;2019年,是学校的“规划发展年”,2020年,是学校的“发展求实年”;2021年,学校在践行校训,秉承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明晰了课程体系,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进一步明确了方向,确定为“精致深化年”;2022年,国家提出“双减”政策,学校为了扎实贯彻落实,确立为“提质增效年”;统观过去的2022年,国家在推进“双减”的同时,高度重视课程改革,颁布了新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校结合本校的“课堂质量提升工程”,确定2023年为“课标落地年”。
专业设置及特色
学校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切入点,在课后服务的主阵地中,学校科学规划了了“1+x”课程体系,包括“1”为“基础课程的课业辅导”、“x”为“特色课程”两类课程并举的架构,特色课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共开设20门,涵盖了体育类、艺术类、科技信息类、思维拓展类、语言表达类等等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后服务兴趣班,通过学生现场自主选课、师生互动、双向选择的方法,让学生选“我”所爱,修己所长,多彩的艺术社团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的“x”“为“特色课程”包括艺体类课程(粘土手工、啦啦操、舞蹈、儿童绘画、杯子舞、国画、软笔书法、篮球、素描、戏剧、田径、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科技信息类(机器人)、思维拓展类(趣味数学、趣味作文、阅读书法)、语言表达类(主持与朗诵),课程种类丰富,促进学生个性化素质发展的,使学生在活动中放松身心,加强身体素质,提升文化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办学特色
一所好的学校,必须有好的学校文化的引领,学校秉承“以人为本”的基本办学理念,在传承青大“明德、博学、守正、出奇” 校训的基础上,确定了 “一切因我更美好”的办学理念,并确定校训为“明德、博学、阳光、卓越”,育人理念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学校领导
姓名 | 职务 | 简历 | 主管或分管工作 |
王忠厚 | 校长 | 男,1975年出生,博士研究生,青岛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助理兼小学教育系主任。 | 主持学校行政工作,引领学校办学发展,负责学校整体办学等工作。 |
朱美英 | 党支部书记、小学部校长 | 女,1973年出生,本科学历,曾担任即墨区大信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即墨区长江路小学副校长。 | 主要负责学校党建和小学部整体办学工作。 |
杜伟 | 小学部副校长 | 女,女,1983年出生,本科学历,曾担任即墨区第三实验小学妇女主任兼副教导主任,英语学科主任,主要负责学校妇委会、英语学科以及级部管理等工作 | 主要负责教学、安全、总务处等工作 |
刘彤 | 小学部副校长 | 女,大学本科 1989年出生。 | 负责学校学生管理、艺体、办公室相关工作。 |
荣誉奖励
青岛大学即墨实验学校自启动办学以来,始终秉承“一切因我更美好”的办学理念,得到了区教体局、青岛大学、汽车产业新城管委的大力支持,展示出学校蓬勃发展的良好样态。先后获得“山东省乡村温馨校园”、第一批山东省“绿色校园”、“青岛市中小学阳光校园”、“青岛市家长示范学校”、2021青岛市少先队“鼓号操大赛银号奖”、“1+x”精准化“课后服务”学堂案例中学校入选青岛市中小学校校内减负优秀案例、2021-2022学年年度群众满意度一等奖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