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PYP财经校友之家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15个二级学院(学部),开设高职专业53个,职业本科专业6个。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院系设置及开设专业(截至2025年6月)
二级学院(学部)专业层次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财经学院金融科技应用专科
金融服务与管理
会计信息管理
国际金融
大数据与审计
大数据与会计
财富管理
金融科技应用本科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建造技术专科
市政管网智能检测与维护
市政工程技术
建筑设计
建筑工程技术
工程造价
智能建造工程本科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旅游商务学院旅游管理专科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商务英语
会展策划与管理
国际商务
国际经济与贸易
商务日语
社会工作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现代物流学院现代物流管理
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
跨境电子商务
市场营销
采购与供应管理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广州职业技术大学数字化赋能中心)软件技术
大数据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区块链技术应用
软件工程技术本科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科
环境艺术设计
皮具艺术设计
动漫
艺术设计形象设计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
工业设计
电气自动化技术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工业机器人技术
集成电路技术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本科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珠宝学院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科
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
首饰设计与工艺
时尚品设计本科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智慧汽车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科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物联网应用技术
新能源汽车技术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本科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前沿材料学院(广州职业技术大学前沿材料研究院)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专科
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国际学院(国际交流合作中心、港澳台事务中心)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公共课教学部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950人中,正高职称87人,副高职称216人,博士169人,专业专任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近70%。有国家教学名师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全国技术能手6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部分师资力量
类别姓名
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工作者杨则文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杨宪福
全国技术能手黄宇亨
广东教学名师吴隽、杨鹏
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徐梦漪
广州市“羊城学者”张勇
广州市“杰出专家”李弘毅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建有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8个,国家骨干专业10个、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专业6个、全国职业院校国家级示范专业点1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个、省级示范性专业9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省级品牌专业20个;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等51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76门,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国家级校内实训基地5个、国家职教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省级校内实训基地2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3个。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专业群(部分)
类别名称
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专业群
艺术设计专业群
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
大数据技术专业群
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群
国际商务专业群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
旅游管理专业群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
参考资料: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专业建设(部分)
专业类别专业名称
国家级骨干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国际商务专业
艺术设计专业
皮具艺术设计专业
投资与理财专业
金融管理专业
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
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会计专业
国家首批示范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专业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
广东省首批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广东省品牌专业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
财富管理专业
国际金融专业
工程造价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国际金融专业
工程造价专业
ieet技术教育认证(tac-ad)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参考资料: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生产性实训基地
类别生产性实训基地名称
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广州智能装备制造公共实训中心
广州工业机器人公共实训中心
参考资料: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课程建设(部分)
类别课程名称
国家级精品课程税法
保险实务
银行信贷实务
互联网金融支付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税法
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心智与行为模式提升
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个人理财业务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
软件测试
珠宝玉石鉴定
旅游电子商务
税法
创新创业基础(理工科)
金融学基础
税务会计
箱包产品设计与制作
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心智与行为模式提升
参考资料: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教学资源(部分)
类别名称
广东省专业教学资源库国际金融专业教学资源库
参考资料: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教学实践(部分)
类别名称
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广州职业技术大学课程思政研究中心
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广州职业技术大学公共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参考资料: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教学团队(部分)
类别团队名称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智能建造技术教学团队
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团队
广东省高职教育优秀教学团队金融教学团队
会计教学团队
建筑工程技术教学团队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团队
软件技术专业教师团队
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专业团队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获得国家、省、市教学成果奖共87项,国家规划教材101部,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4项,广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23项。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教学成果
类别奖项名称
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传承文化、引领时尚、科技赋能”的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二等奖数智化云财会“课岗赛证”融通教改的创新与实践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学校“四维一体”岗位实习质量智能监控体系构建和实践
名师工作室在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中引领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数智化云财会“课岗赛证”融通教改的创新与实践
工程教育理念下“双线并进”软件测试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高职土建类专业“学训一体、赛创融教”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服务大湾区行业升级的“校园智慧金融实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名师工作室在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中引领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一等奖“传承文化、引领时尚、科技赋能”的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基于交互赋能多维平台的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基于政校行企深度融合的中职人工智能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二等奖“岗课证赛融通”的酒店管理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两合两化”背景下国家级税法课程生态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全链对接、跨界融合、共生发展”的高职珠宝首饰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数据智能驱动精准教学”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高本贯通、多元协同、理实一体”培养“工匠之师”的探索与实践
标准先行,四元共育—高本衔接一体化培养机械类职教师范生创新与实践
智慧化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技术技能积累与教学转化
“标准引领、一体设计、多元协同”的旅游管理中高职衔接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软件测试人才“双线并进”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
基于大数据的职业院校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校企协同共建项目中心的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二等奖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发展与教学名师成长的保障机制建设实践探索
校行企协同、能力导向的跨境电商双师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服务珠三角区域智能化时尚品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职外语外贸类专业“专业融合+国际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资料:

学生成绩

2024年,学校学生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获高职组文化艺术赛道环境艺术小组(赛项)总冠军(金奖);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国赛金奖1项、获省赛银奖2项、省赛铜奖3项;在第七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等赛项中获得省级以上奖16项;在2024年国际咏春拳大赛获2金1银1铜;在2024年大学生锦标赛获得团体一等奖4项,篮球、跆拳道获团体二等奖3项;在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获二等奖;在第十一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日语技能大赛团队赛二等奖1项、个人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合作交流

国际教育

截至2025年6月,学校与20多个国家及地区签署了50余份教育交流合作协议;组建特色海外分院5个、海外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中心)5个、教师国(境)外研修访学基地5个、学生国(境)外研习基地11个;9个专业教学标准、26门课程标准被国(境)外合作院校采纳。举办中外合作办学与境外联合培养项目15个,入选教育部“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tüv莱茵数字创新赋能计划”“鲁班工坊建设联盟成员单位”“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卓越合作伙伴”,是首批“岭南工匠学院”建设单位;获得全国首批“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奖”“中泰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中巴教育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典型院校”称号。

校企合作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联合广汽集团、穗港科技合作园、广州数控等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牵头成立了3个市域产教联合体、9个运行完善的行业产教融合体、5个职教集团(其中国家级示范职教集团1个、市级职教集团1个)、与行业龙头企业、区域骨干企业、技术先进企业共建省市级示范性产业学院9个、2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加血基地。

校际交流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联合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广州市番禺区新造职业技术学校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等院校确定了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全面系统开展“3+2”中高职贯通、“ 2+2”“2+0”高本协同、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在全国率先实现“中、高、本”艺术设计类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方面的衔接与延伸。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