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日报百科
《平顶山日报》创刊于1958年10月1日,历经四次停刊与复刊,最终于1982年10月1日完成第四次复刊并持续出版至今。作为中共平顶山市委机关报,其秉持"党报姓党""为民发声"的办报宗旨,形成包含日报、晚报、新闻网及移动终端的全媒体矩阵。2023年7月,"平报融媒"项目获评全国地方党媒融合发展创新优秀项目,报社通过"12345民呼必应"等平台延伸政务服务功能。该报日发行量10余万份,覆盖受众超500万,长期承担市委市政府政策宣传、民生报道等职能。
历史沿革
《平顶山日报》于1958年10月1日创刊,在特殊历史时期经历四次停刊与复刊。1982年10月1日第四次复刊后,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该报通过报道潘正妮承包国营饭馆等案例展现时代变革。2015年7月1日,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正式成立,形成集报、网、端、微于一体的新型媒体架构。
媒体融合
构建"报、网、端、微、号、屏"立体传播矩阵,涵盖平观新闻客户端、抖音号等12个平台
2023年7月,"平报融媒"项目获评全国地方党媒融合发展创新优秀项目
社会服务
2021年上线"12345民呼必应"掌上平台,实现群众诉求"一键直达"
举办鹰城经济人物评选、相亲大会等大型活动促进政企互动
2024年5月专题报道市委书记接访工作,推动信访问题源头化解
内容生产
刊发《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等系列政务报道
2025年连续报道市委书记陈向平调研夏日经济、市长李明俊督导麦收准备等民生热点
王龙建擒匪系列报道等37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河南新闻奖
运营管理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广告主业与文旅活动联动实现国有资产增值
2022年开展复刊40周年征文活动,征集读者互动故事超千篇
公众号主体介绍平顶山日报社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平顶山日报是由平顶山日报社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在中原腹地,大自然造就了一座顶平如砥的山,当地人叫它“平顶山”。这山下是绵延百多里的煤海。1957年,一座新兴的城市在平顶山下诞生。这座以平顶山命名的城市虽然年轻,但它脚下的土地却是古老的。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这里与叶公论政,留下了“近者说,远者来”的佳话。周时期这里是应国故地。古时应、鹰通假,为追忆这段远古的文明,也为了赋予这座城市以鹰的精神,这座城市有了“鹰城”的别名。
发展历程
《平顶山日报》从诞生到成长,从起步到辉煌,40多年来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发展之路。
1958年,中共平顶山市委机关报《平顶山日报》正式创刊,四开四版,周六刊。1961年1月,随全省地市报统一停刊。
1964年平顶山改为特区,同年9月特委政治部主办《平顶山战报》,四开四版,周三刊。1968年3月,更名为《新平顶山报》,同年11月停刊。
机构性质
《平顶山日报》是中共平顶山市委机关报,发行全国,日发行量20余万份,订阅单位主要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等。《平顶山晚报》属平顶山日报社,全国发行,日发行量18万余份·订阅单位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外,主要是家庭订阅,其内容以休闲娱乐为主。
两报是河南省中部地区,辐射豫西南地区发行量最大,受众多的一种媒体,具有信誉度高,时效性强,便于携带转播,方便存查等特点。《平顶山日报》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并连续三年获河南省印刷、编校质量一等奖、省一级报纸。并获全国报纸质量管理优胜单位奖
团队实力
如今,报社已经拥有一支实力较为雄厚的人才队伍,具有新闻专业高级职称
所获荣誉
截至1998年6月底,全报社共获省以上好新闻奖168篇,论文奖23篇。
1996年,在有河南日报参加的河南省18家党报综合质量评比中,平顶山日报荣获第一名。
1997年,平顶山日报社荣膺省级文明单位称号。1998年6月,获“全国地方报纸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同年,又获全国第一届中等城市党报编校质量优胜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