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百科
"片刻"是汉语中表示短暂时间概念的名词,读音为piàn kè。该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已有使用,如明代徐渭在《次夕降抟雪》中以"片刻应能没马啼"形容时间短暂。其现代汉语释义为"一会儿",常见于"稍等片刻"等日常用语。
该词语的近义词体系包含须臾、转瞬、霎时等21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汇,反义词则有长久、良久等表示时间延续较长的词语。在语法功能上,"片刻"多用作宾语,如"沉思片刻""假寐片刻"等用法。
词源与文献例证
明代徐渭在《次夕降抟雪》中首次使用"片刻"一词:"终宵有许垂鹅伏,片刻应能没马啼",通过雪势变化隐喻时间短暂。清代《红楼梦》第十六回记载"无片刻闲暇之工",展现该词在古典小说中的应用。
现代作家巴金在《死去的太阳》中延续这种用法:"他就这样昏昏沉沉地假寐了片刻",印证词语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传承。截止2025年,《海词汉语词典》仍将其定义为名词性时间量词。
语义特征解析
语法功能:主要充当宾语,如"耽误片刻""休息片刻"
修辞特征:常与"须臾""刹那"构成并列结构,增强时间紧迫感
现代应用实例
文学描写:塑造时间流逝感,如"他凝视着照片沉默了片刻"
公众号主体介绍北京片刻时光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片刻是由北京片刻时光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北京片刻时光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8月9日,法定代表人为赵雪涛,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8号楼十层b1001。公司以技术推广服务为主业,经营范围涵盖技术开发、广告设计、文化艺术交流等领域。核心产品为文字社交平台“片刻”,曾于2013年和2015年完成股权融资。
发展历程
北京片刻时光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8月9日,初始注册地址为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北路6号,后于2017年5月20日迁至现址。2013年完成天使轮融资,2015年10月8日获得pre-a轮融资。2016年7月26日,法定代表人由黄建春变更为赵雪涛。
业务产品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技术开发、推广与咨询,广告设计制作,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组织等。旗下运营文字社交平台“片刻”,该平台定位为碎片化高品质生活记录工具,曾获盛大资本与赛尔泰和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投资。
法律纠纷
截至2025年,公司涉及司法案件5起,裁判文书4份,立案信息2条。2024年数据显示,股东股权冻结权益数额达22·7382万元人民币。
知识产权
截至2025年,公司持有61条商标信息,1项专利,6条软件著作权,以及2个行政许可。2023年企业参保人数为0人,2024年参保人数为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