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平市文化艺术馆公众号

南平市文化艺术馆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福建南平市
公众号ID:npwhysg
公众号分类:艺术
关于公众号:

“南平市文化艺术馆”微信公众号的开发运营方为南平市文化艺术馆,属于艺术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南平文化艺术展览动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南平市的重大文化艺术活动及文化下乡演出、重大节假日庆典活动信息等。

开发/运营主体:南平市文化艺术馆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南平市文化艺术馆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南平市文化艺术馆百科

南平市文化艺术馆始建于1998年独立建制,2006年迁入文化名楼双溪楼。2010年加挂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2年通过合并剧目工作室更名为现名。该馆集艺术创作、展览展示、非遗保护等职能于一体,设有美术展厅、小剧场等设施,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作为闽北重要文化阵地,承担着群众文艺创作、艺术培训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工作,推进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等项目的申遗保护。2025年美术展厅及小剧场迁至武夷新区建安大街'天圆地方'建筑内,形成延平、建阳双馆区格局。

历史沿革

1998年从原群众艺术馆独立建制办公,2006年入驻延平区双溪楼,该建筑为六层综合性文化设施,含展览厅、创作室及培训场所。2010年经批准加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承担闽北地区非遗项目普查、保护及传承工作。2012年底合并南平市剧目工作室后,由"群众艺术馆"更名为现名。2025年新增武夷新区场馆,建筑融合现代理念与地域特色,定位为市级文化地标。

场馆设施

双溪楼主馆区设六大功能层,包含300平方米多功能展厅及专业创作空间。武夷新区分馆由美术展厅与小剧场构成,其中美术展厅面积4800平方米,采用智能灯光系统,可承办摄影展、非遗实物展等多元展览。小剧场配备专业舞台设备,容纳观众500人,年均举办公益演出30余场。两馆区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提供线上展览预约与vr观展服务。

主要职能

开展群众文艺创作辅导,年均举办书法、舞蹈等公益培训。组织实施'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2021年开展朱子祭典、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等专题展演。负责全市非遗项目数据库建设,截至2021年已完成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等12个项目数字化建档。承担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研究,2021-2025年出版《闽北民俗图鉴》等专著3部。

重要活动

2018年起连续举办"微心愿公益课堂",开设古琴、版画等非遗体验课程。2020年发起"5·15全民舞蹈日"品牌活动,年均参与群众超万人次。2025年参与第六批省级非遗传承人评审相关工作,推动非遗保护工作。配合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开展'非遗进校园''艺术普及志愿服务'等年度主题活动。

非遗保护

建立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截至2021年拥有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24项。实施重点项目抢救工程,对建瓯唱曲子、政和四平戏等濒危项目进行影音记录。推动非遗生产性保护,在武夷山设立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21年启动非遗数字化工程,完成300小时传统技艺影像记录。年均组织传承人研修培训4期,参训学员覆盖闽北10县市。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