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南宁职业大学
1984年8月17日,南宁职业大学成立,自治区和市政府共拨11万元,借市师范学校3间教室及教学仪器设备。是年招生民间建筑和中文秘书2个专业78人,教职工10人。
1985年,学校搬到南宁机械厂。
1986年秋季起,学校试办从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录取的普通班。10月,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南宁职业大学、南宁机械厂职工大学、南宁市铸造厂合并,校址从市师范学校搬迁到南宁机械厂职工大学,合并后,南宁机械厂职工大学实际不复存在,南宁市铸造厂则作为南宁职业大学的教学、生产、实验基地。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规模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下设13个二级学院,54个招生专业(包含建筑装饰工程、建筑工程、软件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现代物流管理等5个本科专业)。科 类 | 二级学院 | 专业名称 | 学制 |
---|---|---|---|
物理类 | 建筑工程学院 | 建筑装饰工程 | 四年 |
建筑工程学院 | 建筑工程 | 四年 | |
人工智能学院 | 软件工程技术 | 四年 | |
商学院 | 现代物流管理 | 四年 | |
智能制造学院 |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 四年 | |
历史类 | 建筑工程学院 | 建筑装饰工程 | 四年 |
商学院 | 现代物流管理 | 四年 | |
参考资料: |
二级学院 | 专业名称 | 学制 |
---|---|---|
财经学院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 三年 |
大数据与会计 | 三年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三年 | |
金融科技应用 | 三年 | |
传媒学院 | 动漫制作技术 | 三年 |
传播与策划 | 三年 | |
网络新闻与传播 | 三年 | |
国际学院 | 学前教育 | 三年 |
应用泰语 | 三年 | |
应用越南语 | 三年 | |
商务英语 | 三年 | |
健康与旅游学院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三年 |
旅游管理 | 三年 | |
智慧景区开发与管理 | 三年 | |
烹饪工艺与营养 | 三年 | |
西式京饪工艺 | 三年 | |
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检测技术 | 三年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三年 | |
建设工程管理 | 三年 | |
工程造价 | 三年 | |
现代物业管理 | 三年 | |
人工智能学院 |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 三年 |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 | 三年 | |
大数据技术 | 三年 | |
软件技术 | 三年 |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三年 |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三年 | |
商学院 | 市场营销 | 三年 |
现代物流管理 | 三年 | |
电子商务 | 三年 | |
跨境电子商务 | 三年 | |
新能源汽车学院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 三年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三年 | |
汽车电子技术 | 三年 |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 三年 | |
艺术设计学院 | 环境艺术设计 | 三年 |
家具艺术设计 | 三年 | |
室内艺术设计 | 三年 |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三年 | |
智能制造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三年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三年 |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三年 | |
数控技术 | 三年 | |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 | 三年 | |
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更多「办学规模」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自治区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单位立项1个,南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类 别 | 名 称 |
---|---|
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 | 一代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一带一路”数字东盟跨境电商综合运营协同创新中心 |
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单位立项 | 中国——东盟学前教育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领军人才创新培养基地 |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 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研究(胡卫东,2017年) |
南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南宁市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2022年9月到2023年8月,学校新增立项省部级课题10项、市厅级课题50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2项、广西社科界智库课题2项,实现横向技术服务和培训到款额2627万元,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9项。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高校教师对教师发展中心满意度研究 | 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中国—东盟海岸带资源环境与生态安全研究 | 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参考资料: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合作交流
国内交流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与华为、京东物流、中联集团、阿里巴巴、李宁体育等256家世界知名企业和南宁龙头企业融合发展,建成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南宁ict产业学院、rcep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宝德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李宁时尚产业学院、中国-东盟数字新文创产业学院、中国—东盟智慧物流产业学院、智慧财经产业学院、广西桂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比亚迪产业学院等10个特色产业学院,建成广西人工智能职教集团、广西民族技艺职教集团、广西餐饮职教集团、南宁职教集团等4个职业教育集团,依托南宁高新区,联合广西大学、南南铝业等共建南宁市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国际合作
…更多「合作交流」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学校标志以源于古代结绳艺术的“中国结”为主体构型,象征传承技术技能的历史渊源,寓意学校突出文化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人才培养的理念。主体构型下面为英文缩写。
学校校徽外形为圆型,由两个半径不等的同心圆构成,内圆中间部分以学校标志为主体构型,寓意学校的办学历史、理念及特色,两圆环相间部分上方是学校中文名称,下方是学校英文名称。中文文字为贺敬之先生的题字。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