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南宁孔庙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4年),为南宁古代儒学之府,初址位于仓西门外沙市(今向阳百货商场附近),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迁至南宁饭店处。至民国时期,历数次迁建,三十多次维修或重建。1925年,南宁孔庙大部分建筑被拆毁,惟大成殿得以幸存。1952年,大成殿内的孔子像被毁。1982年南宁饭店扩建中将大成殿拆卸,檩、梁、椽、柱等木材料、木构架等被存放在广西展览馆内,石碑及石赑屃、石柱等被移至南宁市人民公园镇宁炮台碑廊处。
为保护南宁历史文化遗产,延续邕城文脉,2002年,根据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南宁市委、市政府将迁建南宁孔庙列为南宁市文化建设工程重点项目,2007年5月28日主体工程正式开工,2011年1月30日举行了迁建落成对外开放仪式和祭孔大典。
修葺一新
新迁建的南宁孔庙严格按照孔庙传统规制修建,主体建筑由南向北依次为棂星门、状元门、状元桥、泮池、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大成门两旁为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两旁为尊经阁、敬一亭,主体建筑东西两侧还设东西庑、东西斋、更衣所、省牲所等。基本陈列为“南宁儒学文化展”,内容包括红陶孔子圣迹图展、中国历代官服展、明清家具展、科考复原展;临时陈列有南宁家风展、中华嘉礼婚冠礼、南宁孔庙瓷器展等,分别位于崇圣祠、东庑、西斋、明伦堂等展厅。
南宁孔庙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工艺精湛,集奉祀孔子先师、文化传承、国学教育与研究于一体,为南宁市重要的历史人文景观,是岭南地区最具规模的儒家文化展示中心,常年举办春节文化庙会、中国—东盟孔子文化周、成人礼、开笔礼孝亲感恩、敬老礼等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和体验活动。
馆藏文物
馆藏文物2641件/套,包括牌匾、铜鼓、钱币、古家具、古书籍字画、科举试卷、夹带、官服补子、民族服装、文房四宝等,其中二级文物36件/套,三级文物 181件/套。基本陈列为“儒学文化展”,分为六大部分:孔子及其弟子展、孔子圣迹图展、南宁教育史展、古代官员服饰展、古代家具展。
所获荣誉
2021年3月,荣获2019—2020年度“广西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2024年8月,被认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