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公众号

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内蒙古
公众号ID:gh_ed12277ce8e4
公众号分类:资讯 - 学校
关于公众号:

“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内蒙古医科大学,属于资讯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内医大学蒙医药学院教务课程、招生就业、学术科研、共青团工作、学生活动、学生生活日常管理等新资讯。

开发/运营主体:内蒙古医科大学

关于主体:内蒙古医科大学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百科

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其前身是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系,成立于1958年,是全国西医院校中设置民族医学专业最早的系部之一。1980年开始培养全国首批蒙医学专业研究生,2005年和2011年分别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民族医学(蒙医学)和中药学(蒙药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2006年经上级批准,成立内蒙古医学院(现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成为独立的二级学院。2006年和2007年分别开始招收蒙药专业本科生和护理专业(蒙医方向)本科生。

教学建设

蒙医学科2007年和2009年分别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蒙医专业2006年被评为国家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建设特色专业,2007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012年获批第一批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中蒙医临床模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蒙医学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被教育部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蒙药专业2009年被评为国家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建设特色专业,蒙药学科201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重点学科;蒙医诊断学教学团队为国家教育部优秀教学团队;蒙医传统疗法教学团队和蒙医方剂学教学团队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蒙医诊断学、蒙医疗术学、蒙医眼科学、蒙医方剂学为内蒙古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蒙医药学创新团队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高校创新团队。2015年蒙医药协同创新中心被教育厅认定为自治区蒙医药协同创新培育中心;该学科已成为全国少数民族医学教育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专业人才最多,办学层次最高,科研学术水平在国内外居于领先地位的一个特色优势学科。

师资力量

学院在编教职工66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7名(专任教师50名、教辅7名、其它专业技术人员1名);特聘教授4名;行政管理人员8名。在编教师(教辅)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31名;具有博士学位25名、硕士学位29名;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42名。被评为“国医大师”2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自治区杰出人才奖获得者3名;自治区“草原英才”4名,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4名,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5名,自治区名蒙医7名,自治区名老蒙医药师传承11名,自治区医疗卫生学术带头人2名,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记一等功)1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名,自治区教学名师2名,自治区教坛新秀3名,全国百佳女中医师1名,自治区劳动模范2名,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者1名,自治区优秀教师2名。

学术科研

设有蒙医学、蒙药学和护理学(蒙医方向)三个专业;蒙医基础理论、蒙医医史文献学、蒙医内科温病学、蒙医外科学、蒙医五官科学、蒙医妇儿科学、蒙医传统疗法学、蒙医护理学、蒙药学、蒙医方剂学、蒙药资源分析、蒙药炮制学、蒙医骨科学、蒙医皮肤科学、蒙药制剂学等15个教研室;综合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等3个行政科室以及1所附属蒙中医院(蒙医临床研究中心);建有自治区蒙医药博物馆;蒙医传统疗术学实验中心、蒙药炮制实验中心、蒙医药基础实验中心、蒙医临床技能实训中心等4个实践教学中心,有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等13所教学医院。注册全日制本科生有1332名,硕士研究生100名,是内蒙古自治区培养蒙医药高级人才的主要教学基地。学院一直以蒙医本科教育为主并结合地区特点,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兼顾留学生培养。已为国内外培养蒙医药专业博士研究生20名,硕士研究生289名和本科生2229名,其中多人已成为蒙医药及相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

学院领导

院长 陈英松党总支副书记 高殿峰副院长 松林

所获荣誉

2021年9月26日,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公众号主体介绍内蒙古医科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是由内蒙古医科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医科大学(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高校,也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学校成立于1956年,原名内蒙古医学院,是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当时隶属于国家卫生部,1958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1981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1999年,学校获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授权资格。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内蒙古医科大学。2022年1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荣获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称号。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金山(敕勒川)校区、新华校区、锡林校区,总占地面积123·1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2·6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9·62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31·99万册;设有17个学院,开设36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职工1639人,有全日制在校生16950人。

历史沿革

学院名称时间历史沿革
内蒙古医学院1956年内蒙古医学院成立,开始招收本科生,是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隶属于国家卫生部。
1958年学校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
1978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1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
1982年内蒙高教局批准该校正式成立校级学位评定委员会。
1986年学校在教务处内设立研究生科,配备了专职人员,从此研究生教育开始了规范化教育阶段。
1998年学校成立了研究生处级建制单位,教务处原研究生科的管理职能划归研究生处,同时撤消研究生科。
1999年学校获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授权资格。
2001年学校机构改革,研究生处改制为研究生部并划为业务职能部门。
2003年学校获准成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
2004年学校成立了研究生学院同时撤消了研究生部,属于二级教学单位。
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被评为“优秀”等次。
2009年学校获准成为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确定为自治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内蒙古医科大学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内蒙古医学院正式更名为内蒙古医科大学。11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承担“3+2”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2013年5月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附属医院、蒙医附属医院、中医临床医学院和蒙医临床医学院成立。6月,学校入围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2015年4月学校入选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承担“中医学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2016年10月学校成立内蒙古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7年10月经内蒙古教育厅批准,学校成为按需推荐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教育部、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三方联合签发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关于共建内蒙古医科大学的意见》,标志着学校正式进入全国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2018年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23年11月当选为东北“三省一区”中医药教育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2024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及附属呼和浩特医院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17个学院,12个临床医学院,开设36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涉及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6个学科门类。
本科专业设置
学院专业名称学制
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学四年
临床药学五年
中药学四年
药物制剂四年
制药工程四年
中药资源与开发四年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学五年
针灸推拿学五年
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学院蒙药学四年
蒙医学 五年
护理学(蒙医方向)四年
内蒙古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五年
内蒙古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学四年
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五年
生物技术四年
应用心理学四年
内蒙古医科大学计算机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年
内蒙古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四年
内蒙古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四年
市场营销四年
资料来源:备注:具体招生专业详见学校招生官网
专科专业设置
学院(部)专业名称学制
内蒙古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眼视光技术三年
资料来源:备注:具体招生专业详见学校招生官网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1个、自治区一流培育学科1个、自治区提质培育学科5个、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5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2个。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领先学科11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23个,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5‰。
重点学科一览表
类别重点学科名称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外科学神经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伤寒学蒙医学
蒙医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蒙医脾胃病科---
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中医学(蒙医学)--
自治区重点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外科学(普外、骨外)
眼科学民族医学(蒙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内科学(血液病)
自治区临床医学领先学科普通外科学妇科学
骨外科学耳鼻咽喉科学
呼吸内科学麻醉学
胸外科学手外科学
自治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儿科学
消化内科学放射肿瘤学
神经外科学临床检验学
产科学---
资料来源:
硕博点
类别学科名称
博士学位一级学科 中医(蒙医学) - -
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 生物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医学
药学中药学护理学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临床医学硕士 口腔医学硕士 公共卫生硕士
护理硕士 药学硕士 中医硕士
公共管理硕士--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1639人,专任教师982人。在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62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469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0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2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1人,国家岐黄学者1人,自治区杰出人才10人,自治区“草原英才”领军人才1人、青年领军人才1人、创新人才团队66个、创新个人147人(包括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入选自治区“英才兴蒙”团队一层次项目2项、二层次项目2项、青年拔尖项目7项,认定“英才兴蒙”四类人才13人、五类人才52人、六类人才117人。此外,新时代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培养项目(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中,第一、二层次人选累计216人次。有国家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自治区教学名师15人、自治区优秀教师11人、自治区教坛新秀12人。
类别名单
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阿古拉 - -
全国“国医大师” 苏荣扎布 吉格木德
国家级教学团队蒙医诊断学教学团队(布仁达来,2010年)
自治区教学团队 外科学教学团队(王涛,2013年) 病理学教学团队(刘志跃,2010年)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团队(薛培凤,2011年)
蒙医传统疗法学教学团队(阿古拉,2012年)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李存保,2012年) 中医内科学教学团队(董秋梅)
蒙医方剂学教学团队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科学教学团队(任明姬,2009年) 蒙医诊断学教学团队(布仁达来,2009年)
自治区教学名师 刘志跃 苏秀兰 乌仁图雅
王玉华 王涛 韩雪梅
布仁达来 范艳存 -
自治区师德标兵 王玉华 - -

教学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自治区级基础研究创新中心1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培育中心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8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8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自治区医疗卫生重点实验室4个、自治区社会科学创新平台1个、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卫生政策研究所、心血管研究所和骨科研究所均设在我校。
部分科研平台
类别名称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中蒙药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临床病原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药筛选工程研究中心
动物脏器高值化利用生物活性肽工程实验室
蒙医器械研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分子与功能影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自治区数字转化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 自治区蒙医药协同创新培育中心
自治区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培育中心
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平台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培育)研究基地
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团队 分子影像科技创新团队
布鲁氏菌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团队
干细胞应用技术创新团队
肿瘤防治与分子机制研究创新团队
参考资料: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十四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7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8项。荣获自治区科学技术奖38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3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2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自治区级及以上专业学会科学技术奖6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35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601项。其中,发明专利58项、实用新型专利531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获批软件著作权113项。
科研获奖
等级获奖成果名称主持人
2012年自治区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性研究韩艳秋
2012年自治区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心肌灌注代谢显像评价冠心病及受损心肌干细胞移植后心肌修复能力王雪梅
2012年自治区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医温病清热化湿法代表方系列化研究韩雪梅
2012年自治区自然科学奖三等奖蒙医温针调节疲劳大鼠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复杂机制研究阿古拉
2012年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微侵袭立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窦长武
2012年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lasik术中瞬时高眼压对视网膜影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赵海霞
2012年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mods中细胞因子与危重症评分系统的关系及crrt的干预研究杨敬平
资料来源:

学术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学校校徽为圆形图案,由红、绿、蓝三色组成。外环由“内蒙古医科大学”的蒙、汉、英三种文字构成;核心部分是用软笔草体书法写成的“内医”首字母n、y;数字“1956”,代表学校建校时间。

校旗

学校校旗旗面为白色长方形。旗面正中缀校徽,校徽下面印有蒙中英文校名(中文校名为郭沫若手书体),校名文字颜色为蓝色。

精神文化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内蒙古医科大学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设有金山校区(主校区)、新华校区、锡林校区及红山口教学基地,总占地面积123·1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2·69万平方米。

金山校区

金山校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金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华校区

新华校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新华大街5号。

锡林校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委员、党委书记赵云山
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晨
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高志祥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内蒙古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驻内蒙古医科大学纪检监察组组长全俊清
党委委员鲁海文、贾永峰、薛明明、 师建平、张立东、刘小红、王进文、安志新、项海涛
副校长鲁海文、贾永峰、薛明明、师建平
截至2025年6月 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历任党委书记
姓名性别民族任职时间
张晖汉族1956·9-1966·3
刘璧汉族1966·4-1968·3
石琳汉族1973·10-1978·11
刘哲汉族1978·12-1983·5
张涵汉族1983·5-1987·5
斯勤蒙古族1987·5-1992·8
吉如木图蒙古族1992·8-1998·5
陈羽蒙古族1998·5-2000·2
王延彬汉族2000·3-2003·12
王耀新汉族2003·12-2010·9
包红亮蒙古族2010·9--2015·8
白长明蒙古族2015·8-2018·9
乌兰蒙古族2018·9-2023·2
历任校长
姓名性别民族任职时间
义达嘎苏隆蒙古族1956·4-1956·11
木伦蒙古族1956·12-1966·3
刘哲汉族1978·12-1983·5
鲍镇美汉族1983·12-1984·9
陈锵汉族1984·9-1987·5
安志庆汉族1991·4-1995·8
王延彬汉族1995·8-2000·3
杨成旺汉族2000·3-2003·3
毕力夫蒙古族2003·6-2008·8
欧阳晓晖汉族2008·8-2010·9
赵云山汉族2019·9-

校园环境

内蒙古医科大学坚守教育初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文化育人理念,立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以校园环境建设为载体,以医学人文精神为依托,综合构建校园整体文化氛围,不断深化内涵式发展,为全面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一流医科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获荣誉

时间荣誉
2022年1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荣获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称号。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