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京审计大学沁园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南京审计大学学术研究

南京审计大学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2月,学校建有“现代审计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监督研究中心”“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政府审计与区域治理法治化研究院”“江苏劳动法治研究基地”和“江苏科技金融体系创新研究基地”等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新一代智能审计技术”“公共工程审计”“金融工程”等江苏省重点实验室3个;“江苏省审计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现代智能审计一体化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江苏省智慧工程审计工程研究中心”等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4个;审计信息工程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理论研究基地、江苏省科技创新智库基地等其他类型省级平台或研究基地15个,与中央军委审计署及全国40多个省厅、特派办签订合作协议,先后成立北海审计研究院、淮安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审计研究院等校地联合研究院,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类别名称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现代审计发展研究中心
经济监督研究中心
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中心
政府审计与区域治理法治化研究院
江苏劳动法治研究基地
江苏科技金融体系创新研究基地
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点)(1个)审计信息工程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3个)新一代智能审计技术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
公共工程审计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金融工程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4个)江苏省现代智能审计一体化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智慧工程审计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审计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金融大数据审计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截至时间2025年2月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2月,学校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在内的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2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52项,其中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科重点项目、杰青、优青等高级别科研项目7项;参与了审计署重要政策和法律法规建设工作以及审计学科建设等重大理论课题的攻关;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the accounting review、management science 、《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800余篇,在cssci/cscd刊物发表论文近千篇,出版学术专著152部;获得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近70项。学校参与的审计数据采集国际标准(iso/pc 295)成为iso首个审计领域的国际标准。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2月,学校现拥有各类图书180万册,电子图书468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644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61个;订购中外文期刊1478种,中文报纸130种。

电子资源

学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实行全开架、“藏、借、还、阅、查”一体化的服务模式,网络千兆到桌面,无线网络覆盖全馆,实行每周7×24小时的开放服务和网络服务。馆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在省内高校率先实现自助选座、自助文印、自助借还以及阅览室空余座位信息实时显示等数字化服务项目的全馆覆盖。除了传统阅览室外,馆内还专门设有水榭交流区、学术研讨室、研究生导师工作室、素质教育区等,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支持和交流互动平台。

学术刊物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是由南京审计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2004年2月正式创刊并公开发行,双月刊,刊号为cn32-1724/f。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国民经济、金融与保险、公共管理、财政与税收、法学研究、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审计研究、文史哲、高教研究等。

学校主办的《审计与经济研究》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南京审计大学学报》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

《中国审计评论》(auditing review of china)是由南京审计大学现代审计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审计学会审计教育分会共同主办、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期刊致力于中国审计学术研究,同时又与国际惯例接轨。每年出版两期,创刊号第1期于2014年7月15日出版;每期刊登篇幅1·5万字左右的学术论文约10篇。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