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公众号

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江苏南京市
公众号ID:njfu-yjs
公众号分类:资讯
关于公众号:

“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南京林业大学,属于资讯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会官方平台。本着为本校研究生服务的精神,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提供新的校园资讯,发布新的学术、讲座、校园活动、校务信息等,愿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会与你一起度过南林时光。

开发/运营主体:南京林业大学

关于主体:南京林业大学是中国江苏省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南京林业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是由南京林业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南京林业大学(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南林”,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理、工、农、文、管、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主管单位为江苏省,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等。

南京林业大学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和1914年金陵大学农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南京大学林学院(原国立中央大学林学院)、金陵大学林学院为主体,合并成立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新庄、白马和淮安3个校区,总面积10244·15亩,馆藏纸质文献总量286万册,电子图书438·7万册;设有23个学院(部),开设本科招生专业73个;拥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专任教师2030人,全日制在校学生3·6万余人。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三江、两江师范学堂(1902—1912)

1902年11月5日,张之洞抵江宁(南京)并在呈递给朝廷的《到两江署任谢恩折》中,尤其强调了培养文武人才的紧迫性。张之洞随即将江南高等学堂改为“宁属师范学堂”,并开始筹办三江师范学堂。1903年1月,张之洞到任后不久,三江师范学堂即进入了选址、征地、择工、估算费用等实际建校阶段。1903年2月5日,张之洞正式奏请创建三江师范学堂。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设有23个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73个。

南京林业大学院系专业
学院专业(方向)名称学制
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林学四年
智慧林业四年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四年
森林保护四年
园艺四年
地理信息科学四年
生物技术四年
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四年
林产化工四年
生物工程四年
生物制药四年
南京林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年
机械电子工程四年
自动化四年
测控技术与仪器四年
机器人工程四年
智能制造工程四年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木材科学与工程四年
木结构建筑与材料四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四年
能源与动力工程四年
包装工程四年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四年
工商管理四年
会计学四年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四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四年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年
旅游管理四年
金融工程四年
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森林工程四年
土木工程四年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四年
工程管理四年
测绘工程四年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汉语言文学四年
汉语国际教育四年
广告学四年
社会工作四年
广播电视学四年
南京林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年
物联网工程(嵌入式培养)四年
人工智能/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园林四年
风景园林四年
城乡规划五年
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四年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四年
材料化学四年
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四年
日语四年
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四年
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四年
视觉传达设计四年
公共艺术四年
数字媒体艺术四年
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四年
家具设计与工程四年
产品设计四年
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轻化工程(制浆造纸工程)四年
轻化工程(制浆造纸装备与控制)四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四年
食品质量与安全四年
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四年
交通工程四年
车辆工程四年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生态学四年
生物科学四年
环境科学四年
环境工程四年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四年
南京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四年
南京林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木材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五年
林学(中外合作办学)五年
南京林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体育教育部--

学科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4月,学校建有国家级创新平台6个,省部级创新平台50余个。建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遗产与森林环境史研究中心、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重点培育智库、江苏省高校社科普及基地。
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
级别科研机构
部、省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生态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
国家林业局木材加工与人造板工艺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加工重点开放性实验室
南京市林木新品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有害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副产品深加工装备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杨树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家具家饰产品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制浆造纸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质绿色燃料与化学品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木材加工与人造板工艺重点实验室
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江苏生态经济研究中心江苏省速生木材及农作物秸秆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有害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工程中心江苏省特种经济树种培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农林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工程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遗产和森林环境史研究中心
木材及其制品测试中心(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
部、省挂靠科研、技术监督检测机构国家林业局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工及制浆造纸咨询培训中心
国家林业局江苏森林生态定位站国家林业局南方植物新品种分子测定实验室
国家林业局竹材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国家机械工业食品机械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国家林业局木材工业引进项目培训中心机械工业包装食品机械行业技术发展中心
国家林业局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机械工业包装食品机械行业系统控制中心
国家林业局南方森林工程开发服务中心国家林业局人造板及其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南京)
国家林业局林产品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中心
国家林业局南方植物新品种权事务所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木犀属植物栽培品种国际登录中心机械工业cad咨询服务中心包装食品机械行业分中心
校级科研机构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木结构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沿海资源与环境研发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植物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公共自行车服务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人造板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干燥技术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古典家具与红木工艺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环境与发展系统工程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机电工程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水运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企业管理与发展研究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桂花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森林植物化学工程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社会生态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木制品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现代物流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木材保护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林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食品包装机械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南京光机电科技创业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测试与控制技术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环境艺术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交通运输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绿色建筑与结构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湿地生态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新农村规划建设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家具设计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生态景观建筑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经济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工业设计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制浆造纸工程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人类工效学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传媒艺术设计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车辆工程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信息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室内设计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景观设计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语言应用研究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竹材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翻译与文化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杨树研究开发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测绘工程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研究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资料来源: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项、课题29项,国家生物育种重大科技专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审(认)定国家、省部级良种40个,获国家级植物新品种权79个,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62项,授权发明专利2274项。学校先后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学校主持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清单(部分)
获奖类别等级成果名称年度
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银杏、落羽杉、杨树抗性机理及培育技术2003
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基于生态边界层理论的黄淮海平原林业生态系统工程技术2003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落叶松单宁酚醛树脂胶粘剂的研究与应用2005
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南方型杨树(意杨)木材加工技术研究与推广2005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农林废弃物生物降解制备低聚木糖技术2006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长江中下游山丘区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2007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松材线虫分子检测鉴定及媒介昆虫防治关键技术2008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稻/麦秸秆人造板制造技术与产业化2009
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竹木复合结构理论的创新与应用2012
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林木良种细胞工程繁育技术及产业化应用2016
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中国松材线虫病流行规律与防控新技术2017
国家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林业病虫害防治高效施药关键技术与装备创制及产业化2018
研究成果汇总
名称个数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部、省重点项目800余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项
国家社科基金31项
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及授权发明专利2000余项
国家、部省级以上奖励380余项
资料来源:

学术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名

校徽

学校校徽基本型由两片鲜绿色水杉树叶、深绿色老图书馆造型和表示办学历史起点的“1902”年份三个元素组成的外圆内方图形:校徽标准型为基本型基础上外加深绿色圆环,圆环上下分别镶嵌有英文校名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和中文校名标准字体的圆形标志。

校区情况

新庄校区

新庄校区是南京林业大学的主校区,位于南京市区,学校周边有多条公交线路,地铁3号线南京林业大学(新庄)站直达学校大门。同时紧邻南京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交通十分便利,方便师生出行。南京林业大学新庄校区

白马校区

南京林业大学白马校区位于南京市溧水区白马大道58号。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赵茂程
党委副书记、校长勇强
党委副书记缪子梅
副校长李维林、聂永江、尹佟明、张晓琴、赵剑锋、徐信武、唐金辉
省纪委监委派驻南京林业大学纪检监察组组长、纪委书记黄步军
(截至2025年6月)

历任领导

历任领导
党委书记校长
朱启銮1952-1954郑万钧1956-1962
杨致平1955-1957王心田1962-1968
王心田1958-1968李力1973-1979
李力1973-1979马大浦1979-1984
王心田1979-1981王明庥1984-1993
朱济凡1981-1984赵奇僧1993-1997
夏承尧1984-1993余世袁1997-2010
程志文1993-2000曹福亮2010-2017
陈景欢2000-2010王浩2017-2022
封超年2010-2017资料来源截至2025年6月:
蒋建清2017-2022

校园环境

南京林业大学有地球仪、校训石、纪念鼎等标志性建筑。

梁希广场

梁希先生出任首任林垦部部长,成为新中国林业事业的奠基者,擘画“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雄伟蓝图,美丽中国的征程就此拉开序幕。如今,在南京林业大学的校园内,梁希广场上,草木繁盛,梁希先生的铜像被笼罩在一片绿意深深中。

校友情况

杰出校友
姓名荣誉
杜官本曾任西南林业大学副校长,现任云南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常委、民革云南省委副主委,兼任西南林业大学国家生物质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林业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12年当选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202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彦翔现任职于大地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同时上榜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单和胡润百富30岁以下创业领袖榜单
徐凤翔著名高原生态学家,2014年出版自传体著作《高原梦未央》
周剑广东省人大代表,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张浪先后获得当代发明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上海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等荣誉称号多项
郑志龙现任园林集团第二分公司党支部委员、副总经理。曾荣获2015年度上海建工集团“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度园林集团“能工巧匠”、2017年度园林集团“绿色先锋”、2020年度上海市建筑业企业优秀项目经理、第三十二届上海建工集团“十大杰出青年——期望奖”等荣誉称号
徐怡曾荣立全军个人三等功一次,受嘉奖五次;主持和参与20余科研项目,共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七项、三等奖一项;有国家、国防专利10项,发表了论文十余篇。2015年徐怡升任研究室副主任,是该所58年来唯一女副主任

所获荣誉

所获荣誉
时间名称
2022年“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21年获评2020年度“江苏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
被确定为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
2019年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3年“2012年度南京市绿化先进单位”
“2012年度江苏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2011-2012年度江苏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
2012年“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学校”
2011年“2010-2011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在武书连2011中国大学获奖100强排行中位列第42位
获评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注:名单不全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