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该校创办于1958年,坐落于福建省福安市城内富春溪畔。原名“福建省福安民族中学”,1969年易名为“福安专区民族中学”,1971年定名为“福建省宁德地区民族中学”;因撤地建市,2001年改名为“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
学校创办于1958年春季,当时名“福建省福安民族中学”,隶属福安县文教局管理。学生以畲族为主体,面向福安专区的福安(含柘荣)、宁德、霞浦、福鼎、寿宁、周宁、长乐、连江、罗源9县招生,校址设在福安城北甲杯山上(后解放军134医院址)。1960学校迁往福安县城北郊溪边村(原闽东电机三厂址),改归省教育厅直接管理,招生范围扩大到福安、闽侯、南平、三明和福州5地市。1964年学校划归福安专员公署文教局管理,主要招收福安本专区的少数民族学生。1968改名“福安专区民族中学”。1970年10月,学校迁到福安城内原福安师范校址(即今宁德市民族中学校园,福安市城北街尾103号)。1971年10月,学校更名为“福建省宁德地区民族中学”。2001年6月,学校再更名为“宁德市民族中学”迄今。
1958年初办时仅是一所初级中学,招收2个班97名学生(其中少数民族78人),共有11名教师(其中专任教师9人);1971年2月发展为完全中学,有18个班948名学生(其中少数民族222人),共有67名教师(其中专任教师51人)。到2005年扩大到43个班、2356名学生(其中少数民族1340名,约占学生总数的60%),教职工167人,其中专任教师141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务46人、中级职务54人。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