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介绍
南昌国际体育中心是南昌市为承办2011年全国第七届城市运动会规划新建的主要体育场馆,由中建国际、澳洲bok顶级设计师设计,达到世界顶级标准场馆。
南昌国际体育中心项目选址位于红谷滩区,东临赣江、西至丰和南大道、北临生米大桥高架引线,规划用地面积1045亩,成为南昌重要地标性建筑。
建筑特点
南昌国体中心体育场是一座不规则的椭圆形建筑,状如水滴,而用金属和玻璃为主要材料制成的明亮夺目的银色“外衣”线条流畅,使这个场馆有着水滴一般的晶莹感。让人惊叹的是,这座场馆临水而建、依水而起,四面被一汪碧水所包围,远远望去,这座场馆就像在水中溅起的一颗水珠。 体育场银光闪闪的曲面由外弧里弧共896条圆弧、近万个节点合成而成。屋面采用了聚碳酸酯板材智能化屋面系统,自上而下分为顶层阳光板、中间层金属板和临地面层高墙玻璃三个部分,具有很高的透光率及重量轻、抗冲击、隔热、防结露、节能等特点,与相同厚度的传统板材相比,可节省25%的能源。
体育场周围的水面由总面积为7·5万平方米,存水量约为20万立方米的4片人工湖组成,使用的水都是经过处理的中水——体育场投入使用后,通过排水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特殊处理后排到人工湖,作为绿化备用水源。
人工湖水面上东、西、南、北方向的4条坡道就像是四座人行天桥,有带顶棚的长长走廊和连接地面的台阶,能将人们直接“输送”到位于半空中的体育场观光平台。这座“湖光漫步廊”,可以让观众在观赏精彩赛事之余,欣赏由7·5万平方米水面和8·7万平方米绿地组成的秀美景色。
座椅采用美国进口技术和高强度聚乙烯材料,全称为中空吹塑翻垫座椅。弧度适宜的椅背、椅座两侧的扶手,也使观众坐上去更结实舒服。同时,该座椅采用翻板设计,不用的时候椅座可以上翻。既有利于观众走动,也有利于卫生保洁。而且,翻板处的连接轴承采用全封闭原理,翻动时不会有叮咣的声音影响运动员比赛。
天然草坪
足球比赛的核心场地就是草坪,所以草坪的铺设质量是所有体育工艺项目里的重中之重。 为了让足球场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业主专门聘请了国际知名设计师对足球场设计和规划。为了保持良好的渗水性能,除了规定的渗水管道外,足球场最底层铺设了大鹅卵石,上面一层是小鹅卵石,再往上是细沙,然后才是土与草坪。此外,草坪和塑胶跑道上还会有一些渗漏孔道,保证雨水能迅速渗入暗沟,这样能解决足球场的积水问题,不会再出现球员趟水踢球的现象。 依照组委规定,足球场内将种植天然草坪。天然草坪比较自然、舒适,运动员在高速运动或铲球时,不会产生人工草坪容易发生的静电。
国体中心体育场和四块训练场地都统一铺设了“高羊茅”草。草坪在建植、养护、渗水、平整度、均一性等方面被严格界定。比如建植要求——草坪要求生长周期在280天以上,一年365天,只有85天为枯草期,且3月份就要求返青;草高3厘米至4厘米时就要修剪成2厘米至3厘米高,保证球场弹力在50%,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草坪要剪成花纹样,绿度均一性要达到98·8%。另外,球场本身是龟背形,草坪坡度不得超过千分之三,否则不能保证平整度;草坪不能有有害生物,一旦出现只能用物理方法来去除;可施化肥和有机肥,但什么时候施、水施还是干施等都有严格要求,且禁用农药。 草坪铺设技术的先进性还体现在它的浇灌系统,草坪变原来铁管串眼浇水为电脑控制的地埋式喷淋,这种技术使浇灌系统在4级风条件下也能喷淋。
第9届城运会南昌国体中心体育场成为南昌人民亲历城运的最好场地,如今,这座体育场已面向市民全部开放,成为体育设施、文化、休闲、娱乐一条龙的体育城。这滴美丽的“鸟巢”将成为一代南昌市民的记忆。
设计布局
南昌国际体育中心设计布局按照“一横三纵”、“两心三带”展开,主体育场是一座圆形建筑,周边有大面积的景观水体以及体育训练场。网球馆、游泳馆、主体育馆、综合比赛训练馆围绕运动员接待中心展开。人文景观规划将包括在体育中心内大片种植乔木、灌木,使之成林。栽种树木纳入体育中心总体规划,通过突出色彩、木质形状和香气来给人以感官刺激,还能让公众享受这里的乐趣。
4个场馆建设基本完工
昨日,记者在国体中心看到,体育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正在实施内装修,看台、塑胶跑道和天然草坪等施工进展顺利,预计在今年6月20日前可完成全部工程,包括市政、园林、亮化等配套设施。
记者了解到,体育场设有观众席位6万个,并设有兴奋剂检测中心、新闻中心、运动员接待中心等其他附属设施。其中运动员接待中心有房间250个,可接待运动员、教练员500名,内设住宿、会议、餐厅、医疗、台球、棋牌等功能。
国体中心游泳跳水馆、网球馆等场馆建设也基本完工。
场外配建2个足球场
国体中心除“一场四馆”外,在场外还配建有室外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排球场、滑轮场、山地自行车赛场等场地,以满足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需求。
据介绍,体育场内田径足球场是独立比赛场地,而室外2个足球场则是训练场地,能满足业余训练和娱乐活动足球比赛的需求,“七城会”赛事结束后,场外系列配套运动场所将对外开放,有利于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67米塔城雕塑体现红色文化
据介绍,南昌国际体育中心设计主题为“中国极、世纪帆”。在“七城会”开幕式前,南昌国际体育中心还将在体育场与训练馆之间建设一座高67米的主火炬塔城市雕塑。
主火炬塔
作为“七城会”开幕式重头戏之一的点燃火炬塔一直让人充满期待。昨天,记者在南昌国际体育中心体育场与训练馆之间看到,一座高67米的火炬塔正在紧张施工。据现场技术人员透露,火炬塔由5个节段的钢支架组成,每个节段高约13米。第五段钢架的顶端将安装一个大型五星圆盘,凸显南昌的红色元素。在五星圆盘上安装不锈钢结构的杜鹃花瓣造型,将按照杜鹃花本身的颜色进行喷涂,花瓣的内部是火炬盆和燃烧头,燃烧头的火焰高度可以达到6至7米。预计整个工程将在9月底完工,建成后的火炬塔将成为英雄城南昌的一个地标性建筑。主题设计
矗立在新建国体中心广场上的主火炬塔令人瞩目,它是由天津市雕塑家景育民设计并监制的。本届运动会主火炬塔名为《传承之炬》。塔身主体由不断重复的阿拉伯数字“8”和“1”穿插契合,象征着“八一”南昌起义的精神代代相传。顶端五星构成的圆盘擎起的“火炬”,造型仿佛杜鹃绽放,又像永恒的圣火,寓意着红军时期形成的光荣传统在新南昌不断延续。科技设施
南昌国际体育中心设计大纲要求:“体育场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包括新材料和环保等技术的高新技术。在建筑、结构、建材、环保、节能、智能化、通信、信息和景观环境等方面,通过采用可靠、成熟、先进的高新技术成果,将体育场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以人为本的信息服务、方便可靠的通信手段、先进舒适的比赛环境和坚实可靠的安全保障的特点的新型场馆。在设计中体现场馆的时代性和科技先进性,使其成为展示我国高新技术成果和创新实力的一个窗口。”
体育场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在科技攻关和成熟技术应用上应用一批针对建筑结构、节能环保、智能建筑的科技成果,并针对结构特点带来的设计和施工难点实施科研课题的攻关。
1、以体育场建设对科技的需求为出发点,提高体育场建设科技创新能力,积累高科技应用于体育场的经验,使科技创新成为“三大理念”的动力和保障。
2、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针对体育场建设过程中的若干瓶颈和焦点问题,重点安排一批科研攻关项目和课题,解决设计和建设中的难题。在各专业设计上重点应用较成熟并具有科技含量的技术,使体育场体现一流的建设和运营的科技水平。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