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阳明学院百科
宁波大学阳明学院成立于2007年12月,原名为宁波大学基础学院,2008年4月更名为阳明学院,属学校的二级管理性学院,专门负责全校按学科大类培养的一年级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及学生专业分流工作,并组织开展学科大类及其课程体系的研究。阳明学院的学生按经济与管理类、法政文史类、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海洋生物技术类、建筑规划类、外语类、医学类、艺术类等九个学科大类进行培养,共涉及全校14个学院的59个专业。
简介
阳明学院是宁波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载体。学院以宁波籍的历史名人王阳明的名字“阳明”命名,体现了浙东文化和宁波特色,也意寓着一年级新生的朝气蓬勃。
阳明学院以学校“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选择、规划人生的工作宗旨,通过开展学习指导、营造成长氛围、形成选择机制,为学生拓宽学科基础、增进知识交叉、理性选择专业、科学规划人生提供平台。
院标
院标图案中,枝芽状的y和打开书本状的m不仅是阳明学院“阳明”两字的拼音缩写,更象征着大一学生的阳明学子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象嫩绿的枝芽茁壮成长;标志中以白色线条所勾画的图形又极似一群在宁大白鹭林里展翅飞翔的白鹭,寄愿阳明学子们带着成长的渴望畅游蓝天,飞向成功;明亮活泼、寓意新生的橙色和绿色,代表着阳明学院和阳明学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院标将书本、白鹭、枝芽、y+m等概念融汇于线条、字母和颜色之中,表达了对阳明学院和阳明学子的成长寄语,可谓“方寸之间尽显阳明特色”。
职能
1、 教学管理工作职能:阳明学院的教学工作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在各学科性学院的支持下,主要负责面向阳明学院学生的日常教学事务管理,专业分流及指导等教务工作;组织开展学科大类及其课程体系的研究工作,承担学科导论课程和部分通识课程的管理与建设。教学管理工作履行以下具体职能:
(1)负责阳明学院学生的学籍管理,包括注册、学籍异动(休学、退学、复学、学科大类变更)、专业分流、学生学籍交接;
相关人物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绍兴余姚人,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且具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学艺术造诣。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他一生仕途坎坷,然治学不倦,成就卓著。他创立的“心学”思想体系,积极追求个性解放,冲破了 “理学”的传统观念,在封建社会后期产生过重要影响,堪称学界巨擘。他的教育思想,敢于反对旧道学的禁锢,有着浓烈的创新精神。他不仅文韬武略,还是一位治世能臣。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他“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公众号主体介绍宁波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宁波大学阳明学院是由宁波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宁波大学(ningbo university),简称“宁大”(nbu),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省部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首批建设单位和宁波市国际人文交流基地。
学校于1986年由包玉刚捐资创立,并于1992年被列入中国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此后,国家海洋局宁波海洋学校、林业部宁波林业学校、宁波师范学校和宁波邵逸夫艺术幼儿师范学校陆续并入宁波大学。
截至2025年3月,学校主校区位于宁波市高教园区北区,梅山校区位于北仑梅山岛,总占地面积3117亩。另有科技学院慈溪校区,占地面积796亩;设有23个学院(学部)和1个独立学院(科技学院),有本科招生专业59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3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有全日制本科生21944名、硕士研究生12301名、博士研究生669名,其中国际学生894名;有教职工3379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2274名。
办学历史
建校初期
1984年12月,世界船王、宁波籍著名人士包玉刚决定捐资相当于5000万元人民币的外汇创办宁波大学,并与时任宁波市市长耿典华在北京签署《洽谈纪要》。1985年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文同意宁波市政府关于筹建宁波大学的报告;9月,邓小平为宁波大学题写校名;10月,宁波市人民政府举行宁波大学奠基典礼,时任国务院代总理万里和包玉刚等出席典礼。次年4月,原国家教委决定,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和杭州大学对口支持宁波大学的建设和教学。
办学条件
院系建设
截至2025年3月,宁波大学设有23个学院(学部)和1个独立学院(科技学院),开设59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
宁波大学院系一览学院 | 专业 |
---|
宁波大学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宁波大学法学院 | 法学行政管理 |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 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师范)小学教育(师范) |
宁波大学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宁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师范)历史学传播学 |
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含英语师范)日语德语 |
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 美术学(师范)工业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建筑学 |
宁波大学音乐学院 | 音乐学(师范) |
宁波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物理学(拔尖人才创新班)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宁波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工程 |
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
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工业工程车辆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
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宁波大学土木工程与地理环境学院 | 土木工程地理科学(师范)环境工程 |
宁波大学海运学院 | 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物流管理船舶与海洋工程 |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 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 |
宁波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宁波大学医学部 |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 |
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 | / |
宁波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 | / |
宁波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 / |
宁波大学阳明学院 | / |
参考资料 |
学术研究
截至2025年6月,宁波大学拥有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23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8个、宁波市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部省级创新基地3个,其中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引智基地1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成果推广机构1个;国家、地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6个,其中科技部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1个、国家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宁波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协同创新中心3个,其中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宁波市协同创新中心1个;各级公共服务平台9个,其中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1个、国家海洋局公共服务平台1个、浙江省公共服务平台1个、宁波市公共服务平台6个;浙江省引进大院名所创新新载体2个;宁波市中介服务机构1个。
宁波大学科技类科研机构分类 | 机构 | 数量 |
---|
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 |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1个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个 |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 | 8个 |
宁波市重点实验室 | 12个 |
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 | 1个 |
国家、部省级创新基地 |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引智基地 | 1个 |
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 | 1个 |
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1个 |
国家级成果推广机构 | 国家级成果推广机构 | 1个 |
国家、地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科技部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 | 1个 |
国家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 | 1个 |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1个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1个 |
宁波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个 |
协同创新中心 | 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 | 2个 |
宁波市协同创新中心 | 1个 |
各级公共服务平台 | 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 | 1个 |
| 国家海洋局公共服务平台 | 1个 |
| 浙江省公共服务平台 | 1个 |
| 宁波市公共服务平台 | 6个 |
浙江省引进大院名所创新新载体 | 浙江省引进大院名所创新新载体 | 2个 |
宁波市中介服务机构 | 宁波市中介服务机构 | 1个 |
参考资料 |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宁波大学校徽为双圆套圆形徽标,中间是白底红色校本部南天门和大踏步台阶的图形标志,外环上方为邓小平题写的“宁波大学”校名,下方为宁波大学的英文大写。 | |
校区情况
截至2025年3月,宁波大学分为主校区和梅山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3055亩。学校大部分学院位于主校区,海洋学院、海运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则位于梅山校区,两个校区之间有校车来往。
主校区
该校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截至2023年4月,宁波大学主校区占地面积2497亩,建筑面积95·5万平方米,设有8个直属单位和22个学院,师生规模29005人。主校区有中心图书馆、包玉刚教学楼、包玉书科学楼、潘天寿艺术楼、杨咏曼楼、科创中心、宁大博物馆等建筑,并有体育场、体育馆、网球场、餐厅、邮局、校医院等设施。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宁波大学现任领导(截至2025年6月)姓名 | 职务 |
---|
蔡荣根 | 校长、党委副书记 |
吕朝锋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冯杰 | 党委副书记 |
王杰法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张真柱 | 党委副书记 |
李伟平 | 副校长、党委委员 |
戴世勋 | 副校长、党委委员 |
周青 | 副校长、党委委员 |
参考资料 |
历任领导
宁波大学历任领导姓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
朱兆祥 | 校长 | 1985年09月—1988年09月 |
张永祥 | 党委书记 | 1986年11月—1990年01月 |
贺建时 | 党委副书记 | 1987年10月—1995年04月 |
兼任纪委书记 | 1991年12月—1995年04月 |
党委书记 | 1995年04月—1996年03月 |
朱自强 | 校长 | 1988年09月—1992年12月 |
孙光锵 | 党委书记 | 1989年12月—1995年04月 |
吴心平 | 校长 | 1992年12月—1997年01月 |
张钧澄 | 校长 | 1997年01月—1999年10月 |
李从军 | 宁波市委副书记兼校党委书记 | 1996年03月—1999年05月 |
徐福宁 | 宁波市委副书记兼校党委书记 | 1999年05月—2004年10月 |
严陆光 | 校长 | 1999年10月—2004年05月 |
程刚 | 党委书记 | 2005年03月—2014年01月 |
聂秋华 | 校长 | 2004年04月—2014年06月 |
郭华巍 | 党委书记 | 2014年01月—2016年11月 |
沈满洪 | 校长 | 2014年06月—2020年08月 |
郭华巍 | 党委书记 | 2014年01月—2016年11月 |
沈满洪 | 校长 | 2014年06月—2020年08月 |
薛维海 | 党委书记 | 2017年02月—2020年08月 |
朱达 | 党委书记 | 2020年07月—2024年12月 |
参考来源 |
校园环境
南天门
“南天门”正对着宁波大学的北校门,是宁大独具特色的标志之一,每一年的毕业生,无论是班级合照还是个人照,都会在此拍照留念。
白鹭林
春夏时节的宁波大学白鹭林是鸟儿们的天堂。也吸引了诸多摄影爱好者的关注。
包玉刚图书馆
宁波大学包玉刚图书馆位居大草坪一隅,古朴的色调及钟楼的设计都使得它成为宁大独特的标志之一。周一至周五每天早晨八点,图书馆顶层的老钟楼都会响起钟声。
大草坪
…更多「校园环境」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友情况
宁波大学建校后,截至2020年,已有20多万校友在全国各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姓名 | 年级 | 备注 |
---|
吴兴龙 | 原宁波师范学院(后合并入宁波大学)83届 |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马余强 | 原宁波师范学院(后合并入宁波大学)84届 | 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南京大学物质科学前沿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
周艳 | 原宁波师范学院1993届 | 浙江省舟山市第四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市四届人大代表 |
赵志安 | 原浙江师范学院宁波分校物理系77级校友 | 上海西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
项乐宏 | 原宁波师范学院1993届物理系校友 | 乐歌股份创始人 |
吴兴龙 | 原宁波师范学院物理系83届校友 |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所获荣誉
宁波大学部分荣誉时间 | 奖项名称 | 颁发单位 |
---|
2020年 | 浙江省高校“4a级平安校园” | 浙江省平安办、省教育厅、省公安厅 |
2021年 | icheme全球大奖 | 英国化学工程师协会 |
2022年 | 消防管理先进集体 | 宁波市消防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