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1942-1950)
南京邮电大学前身最早是1942年创办于山东滨海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战时邮务总局干部训练班”,1945年7月训练班扩建为“战邮”学校,嗣后,一度称为山东大学邮电专科部及山东邮政专科学校。校址先后辗转在鲁南、临沂、五莲等地。在1942年至1947年间,训练班主任及嗣后学校校长均由当时战邮总局局长赵志刚兼任。1948年,学校在益都(青州)定名华东邮电学校,隶属于当时华东邮电管理总局。1949年8月,学校从山东济南迁到南京市。
南京邮电学校(1950-1958)
1950年12月,华东邮电学校扩建成为直属邮电部的南京邮电学校,兼办中等专业和高等专科班。学校于1951年11月至1953年4月间,经邮电部决定一度改隶由华东邮电管理局领导辖管并改名为华东邮电学校。1954年,学校发展分立为邮电部南京电信学校和南京邮政学校,至1958年7月。
南京邮电学院(1958-2005)
1958年8月,经国家批准,南京电信学校改为高等学校并定名为南京邮电学院,本科设置无线电通信与广播、电报电话通信和邮电组织与计划三个专业。同年9月,无线电通信及电报电话通信两专业的五年制本科生194名及电信专科生48名入学。1972年5月至1973年2月,南京邮电学院曾一度更名为南京电信工程学院。南京邮电学院原为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直属重点高校,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
南京邮电大学(2005-至今)
2005年4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并报教育部批准,南京邮电学院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南京邮电大学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同年,南京邮电大学成为国际电信联盟首批学术成员单位之一。2013年10月,根据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正式并入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10月,国家邮政局与南京邮电大学共建现代邮政学院和现代邮政研究院。2017年8月,南京邮电大学“微纳器件与信息系统创新引智基地”项目入选国家“111计划”。同年,南京邮电大学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8年,南京邮电大学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部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2020年8月,南京邮电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约共建“南京邮电大学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10月,南京邮电大学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2021年3月,科学技术部批准建设南京邮电大学省部共建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9月,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a类)。
2022年,南京邮电大学再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23年3月21日,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学院)成立。2024年4月,南京邮电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正式成立。
2025年3月14日,南京邮电大学无锡校区一期工程项目可研专家评审会在无锡顺利召开。
2025年6月,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立。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