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98年1月,学校前身无锡南洋学院的创办申报材料上报到江苏省教委计划建设处;3月,学校创办通过专家论证;5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筹建民办无锡南洋学院;6月,江苏省教委要求学校暂时按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校筹建,筹建期不超过五年,批准学校当年挂靠无锡轻工大学(现江南大学)招生和办学。
2001年6月,学校新校区奠基开工;8月,学校获江苏省教育厅批复建立。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下设8个教学单位,设置37个高职专业。教学单位 | 高职专业 |
---|---|
汽车工程与管理学院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智能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交通运营管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 |
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 | 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消防技术、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影视多媒体技术 |
航空旅游学院 | 空中乘务、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烹饪工艺与营养、中西面点工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民航安全技术管理 |
幼儿教育与管理学院 |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应用英语、音乐表演、国际商务 |
商学院 | 大数据与会计、金融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 |
智能装备与信息工程学院 | 云计算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
继续教育学院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职业素质教学部) | - |
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月,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有教职员工全员388人,包含专任教师302人。校内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87人,占比28·8%,具有高级职称人员67人,占比22·19%,“双师型教师”120人,占比39·74%。类型 | 姓名 |
---|---|
全国优秀教师 | 吴邵萍 |
江苏省特级教师 | 吴邵萍 |
江苏省产业教授 | 张军阳、李建 |
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库成员 | 张军阳 |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 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 张燕军、戴宇、戴华、杜月蕾、高技师、王震、张丹译、刘一凡、朱昭洲、谢大静 |
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 | 张德文、王震 |
无锡公共实训基地信息技术专家 | 戴宇 |
无锡市优秀教师 | 陶莉 |
无锡市技术能手 | 钱强、荆旭龙 |
注:表格信息不全,师资力量信息截至2025年5月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5月,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获批省级研究开发中心1个。类别 | 名称 |
---|---|
省级研究开发中心 | 江苏省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注:科研平台信息截至2025年5月 |
研究成果
2018年,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获江苏省教育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15项。2021-2022学年,学校公开发表论文178篇,申报专利61项。类别 | 名称 | 负责人/发明人 |
---|---|---|
江苏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 民办高职“二元思维”视阈的治校研究 | 周肖兴、张宝灵 |
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 民办高职“二元思维”视阈的治校研究 | 周肖兴、张宝灵 |
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智慧城市的可沟通性三重维度建构 | 王震 |
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招标课题精品课题 | 无锡城市传播的“人、事、物、场、境”五维叙事策略研究 | 王震 |
实用新型专利 | 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温度控制装置 | 振鹏、郝永常 |
注:表格信息不全,研究成果信息截至2025年5月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精神文化
校训
学成致用
释义:《周易》有语“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大意是深刻领会,学以致用。“学成”可以理解为学业有成、人格有成,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学”既是知识技能之学,又是理想道德职业素养之学;“致用”意为付诸实践,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用”既是知识技能之用,又是职业素养之用。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管理
职务 | 姓名 |
---|---|
校长 | 李新民 |
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 | 沈苏林 |
常务副校长 | 夏丽华 |
副校长、纪委书记 | 江建国 |
副校长、党委副书记 | 于吉伟、华晔 |
副校长 | 刘德宏、王刚 |
注:学校领导信息截至2025年5月参考资料: |
校园环境
截至2023年1月,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327117·3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5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图书馆、实训中心、宿舍楼、食堂、操场等场地。其中拥有桃园宿舍区、梅林宿舍区、琴湖宿舍区和大浮公寓四大宿舍区,宿舍均配备空调、洗衣机还有烘干机等设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