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2005年1月1日,《南宁日报》正式创刊并公开出版发行,主管主办单位为中共南宁市委。根据2024年媒体整合部署,原南宁日报社与南宁广播电视台等机构共同组建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形成"报、网、端、微、屏、广播"六位一体的传播格局。此次改革中,《南宁晚报》与《八桂都市报》整合为都市类报纸,成为南宁日报社子报。
内容生产体系
报纸设有《强枢纽·南宁交通》周刊(2019年8月2日创刊),聚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解读,累计报道轨道交通5号线开通、rcep国际货运班列首发等重大事件。2024年推出"北回归线上的中国绿城"全媒体系列报道,采用短视频、交互海报等形态,累计被人民网等30余家媒体转载。在民族特色传播领域,制作的《广西三月三南宁公交车秒变ktv》短视频单条点击量突破340万。
技术服务平台
通过自治区"三级贯通"技术平台构建新媒体矩阵,南宁云客户端实现智慧型平台转型,集成新闻发布、政务服务和商务功能。2023年开发的aigc城市宣传片《hi 东盟 ai 南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展现城市形象,获当年度城市党报媒体融合优秀作品奖。
国际传播实践
依托2024年成立的南宁国际传播中心,在"世界市长对话·南宁"活动中统筹发布多语种稿件1300篇次,总点击量达923万次。通过《南宁日报》内容核心输出的报道,有效传播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大国际活动资讯。
社会服务功能
2024年防汛期间派出记者680人次,发布洪涝预警、抢险救援等稿件1900篇次,全网点击量突破5900万次。报纸常年开设政策解读专栏,系统阐释'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驾驶员资格智能审批等民生工程实施细则。
质量管控机制
建立三级审校制度保障内容准确性,2024年荣获全区党报编校质量评比第一名,全年有6件新闻作品获城市党报优秀作品一等奖。采编团队包含文字记者、全媒体记者等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新闻敏感度和新媒体运营能力。
地理位置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云景路28号4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