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2016年11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到呼和浩特市调研,强调呼和浩特要大胆谋划、科学规划国家级呼和浩特新区建设,力争通过3—5年努力,把呼和浩特国家级新区打造成为内蒙古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平台、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示范区。
2016年11月17日,呼和浩特市委召开第7次常委会会议,研究了关于设立内蒙古呼和浩特国家级新区有关事宜。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区划
和林格尔新区规划控制面积496平方公里,涉及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赛罕区、土左旗、和林格尔县、托克托县、清水河县6个旗县区,整体呈现“一核两翼”发展格局,其中核心区341平方公里,云谷片区、空港片区、和林格尔乳业开发区为直管区。
经济
综述
2022年至2023年2月,和林格尔新区共对接企业项目382家,新签约产业项目90个,协议总投资约1297亿元,落地亿元以上项目3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53亿元,同比增长47·36%。
2023年,和林格尔新区要确保新签约项目不少于100个,总投资额500亿元以上,签约项目落地不少于 50个,每季度新签约项目不少于25个,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15·6%。
算力
…更多「经济」介绍请查阅全文…
政治
职务 | 姓名 |
---|---|
党工委书记 | 贺海东 |
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 朱建国 |
党工委副书记、二级调研员 | 张林林 |
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 高晋、车嵩森、郭菊颖 |
党工委委员、纪检监察工委书记 | 包德军 |
党工委委员 | 魏斌 |
党工委四级调研员 | 段慧森 |
资料来源: |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聚焦建设自治区和首府人才科创中心和体制机制创新高地,和林格尔人才科创中心加快建设,核心区、成果转化和新兴产业集聚区、人才培养实训区、配套服务区“一核三区”建设稳步推进,累计引进人才团队54个,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39家。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中试基地、内蒙古智慧城市院士专家工作站、赛科星研究院、内蒙古大学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等一大批创新平台落地实施。微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孵化基地等孵化平台累计孵化企业近3000多家,已经成为各类高科技企业成长的“高产田”。内蒙古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高校协同创新基地、高校创业实训基地“一区两基地”加快建设,中科超算+内蒙古大学计算物理联合实验室等校企联合实验室相继落地。人才创新谷、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警察学院、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新区中小学、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配套项目稳步实施,成功获批自治区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环境保护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学布局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绿色规划标准体系全面构建,绿电替代、绿色建筑、海绵城市、余热回收利用、绿色交通等工程加快实施,生态空间占比达60%以上,建成区面积近45平方公里。云谷片区城市建设框架全面拉开,一批先导性、功能性、基础性工程开工建设,金盛快速路提升改造工程全线通车,市政配套路网、公共停车场、智能公交候车亭、公共卫生间、污水厂等加快建成投用,产业承载和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备。空港片区启动建设,新机场外围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等启动实施,机场供油工程、空港片区南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成功获批自治区级低碳创建示范园区,正在朝着创建国家级绿色低碳示范园区加速迈进。营商环境
…更多「社会事业」介绍请查阅全文…
荣誉称号
新区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确定为国家火炬大数据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城市、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被自治区党委确定为和林格尔人才科创中心,获批和林格尔金融数据产业园、自治区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荣获“2020中国最具投资营商环境新区(区域)”“2021(区域)高质量发展最具投资价值园区”“全国算力高质量发展先锋”“2023年全国人力资源服务先锋产业园”“2023年全区招商引资先进地区”“2024绿色算力发展先锋”“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被正式授予“中国云谷”称号,新区“高效办成一件事”入选首批2024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绿色能源供给示范项目入选国家数据局首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