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主体介绍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湄洲妈祖祖庙莆田会馆是由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是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祭典"保护工作的专业机构。根据2019年11月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该机构获得国家级非遗项目"妈祖祭典"保护单位资格。其在民俗保护领域还承担着省级非遗项目"湄洲妈祖信仰习俗"(2005年列入名录)和市级非遗项目"莆田元宵(湄洲岛元宵节)"(2021年认定)的保护职责。2023年,该机构主导制定《妈祖祭典》团体标准,推动妈祖信俗活态传承规范化发展。
非遗项目管理
2019年11月,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被正式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祭典"保护单位,该项目属于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前在2005年10月,该机构已与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共同承担省级非遗项目"湄洲妈祖信仰习俗"的保护工作。至2021年8月,其保护范围扩展至市级非遗项目"莆田元宵(湄洲岛元宵节)",形成多层级非遗保护体系。
标准化建设
2023年5月,该机构主导制定《妈祖祭典》团体标准,规范祭祀仪程、仪注、祭器配置等要素。标准涵盖迎神、初献、亚献、终献、送神等典礼环节,细化三跪九叩、行三献礼等仪式动作,确立龙旗、提炉、日月扇等仪仗器具的形制规格。
两岸文化实践
作为海峡两岸共同信仰的传承主体,该机构联合台湾3000余座分灵宫庙开展常态化文化交流。2023年9月与台湾大甲镇澜宫等宫庙建立"妈祖信俗守护共同体",实施联合祭典、阵头互访、学术研讨等合作项目。通过两岸联合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推动形成标准化祭典流程。
传承体系建设
系统整理保存历代祭典文献资料,包括清乾隆《湄洲志》记载的祭祀仪轨、民国时期祭器图录等珍贵史料。建立传承人梯队培养制度,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传承人3名,市级传承人12名。每年定期举办传承人研修班,重点培训祭典司仪、礼生、乐舞人员等专业岗位。
文化传播数据
截至2023年,全球从湄洲祖庙分灵的妈祖宫庙超过1万座,覆盖4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台湾地区分灵宫庙达3000余座,每年组织千余批次进香团赴祖庙谒祖进香。近五年累计举办各类祭典活动380余场次,参与信众逾2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