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莫干山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9月17日,初期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等机构推动筹建。2022年1月,研究院作为浙江工业大学与德清县共建的高能级科创平台正式投入运营,承担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和企业培育职能。
组织架构
研究院实行院长负责制,设专家咨询委员会。2024年,陶鹏担任执行院长,负责全链条人才服务及原创技术产业化。核心团队包括1名柔聘院士、19名国家级人才及36名博士后。
研究方向与成果
研究院重点布局三大领域:
1·地理信息:推动“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建设,集聚3万青年人才;
2·生物医药:促成维义生物与浙工大教授合作创立维禾生物等校企合作项目,突破千万级横向科研项目;
3·智能制造:孵化鹰展无人机等企业,建设多层产业园区及智能制造验证中心。截至2024年,研究院累计引育科技项目50余个,申请专利18项。
人才引育机制
3·政策支持:实施“双融计划”“百名教授联百企”等政策,设立特聘研究员岗位;
国际网络:建立中欧(德清)中心、以色列人才驿站等平台,2023年对接海内外人才近百名;
服务保障:提供工商注册、知识产权辅导及科技金融支持,侨企占比达22%。
重要活动
2024年9月,研究院联合主办第十八届新莫干山会议,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议题,吸引300余位政产学研专家参与。2024年4月,浙江工业大学校长高翔院士等调研研究院,指导绿色化学实验室建设。
社会影响
研究院获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中心,并入选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试点单位。其‘上楼企业’模式与多层产业园区设计,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