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遗址特点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遗址特点

综述

良渚古城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东西长1500—1700米,南北长1800—1900米,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城墙底部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宽度40—60米,基础以上用较纯净的黄土堆筑,部分地段地表以上还残留4米多高城墙,共发现六座水门。良渚古城的普通居民住在城的外围,贵族住在城中央的30万平方米的莫角山土台上。除了莫角山巨型台址,良渚古城中部位置还有中国新石器时代末期最高等级墓葬—反山墓地。莫角山土台和反山墓地均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考古发现。

水利系统

良渚古城遗址外围水利系统位于良渚古城的西北部和北部,由自然山体组成,共有11条堤坝遗址,主要修筑于两山之间的谷口位置,分为南、北两组坝群,分别为塘山、狮子山、鲤鱼山、官山、梧桐弄等组成的南边低坝群及由岗公岭、老虎岭、周家畈、秋坞、石坞、蜜蜂弄组成的北边高坝群,构成了前后两道防护体系。根据初步的考古认识,该水利系统兼有防洪、运输、用水、灌溉等功能,与良渚文化遗址群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关。2016年3月15日,经专家实地考察确证:杭州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系统(并不是最早的水坝),距今已经有4700至5100年。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