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绍
学科建设
(据2024年4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官网信息显示)
医院现有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2个甘肃省临床医学中心、3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1个省级医疗卫生重点专业、1个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9个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研究型学科、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1个省级质量控制中心、34个甘肃省专科(技术)联盟、45个科研基地。医院拥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环境肿瘤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骨与关节疾病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骨科3d打印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消化内镜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心脏康复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智能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13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骨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泌尿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超声影像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眼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急诊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普通外科微创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血液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风湿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功能及分子影像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个省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甘肃省高原高发肿瘤生物样本库);5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神经病学疾病精准诊疗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脊柱疾患疼痛机制研究及治疗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泌尿系统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与应用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心血管病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省级行业技术中心(甘肃省智能骨科行业技术中心、甘肃省介入超声装备应用行业技术中心、甘肃省胃肠道肿瘤精准诊疗行业技术中心、甘肃省医用核磁共振装备应用行业技术中心、甘肃省神经内镜诊疗行业技术中心);1个引才引智基地(甘肃省环境肿瘤学引才引智基地)、1个海智工作站(甘肃省海智工作站(兰州大学第二医院)),1个萃英生物医学研究中心;12个院级重点实验室(神经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肝胆胰外科、放射影像、心血管疾病防控、消化疾病、肾病、药物基因组学、内分泌代谢、眼科、急诊医学和人源化动物模型重点实验室)。获批五星高级卒中中心、甘肃省i级创伤中心、甘肃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甘肃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甘肃省心理卫生中心、甘肃省听力障碍诊断中心、甘肃省眼科疾病干部保健中心、甘肃省儿童青少年健康指导中心等专科专病诊疗中心,通过中国胸痛中心、中国高血压中心、中国房颤中心认证,建成中国西部首家“内镜培训基地”以及西北地区首家直通梅奥国际会诊中心。
教学科研
(据2024年4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官网信息显示)
医院有1个临床医学博士一级学科点、1个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包含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12个,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包含7个学科方向。1个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包含14个学科方向;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1个,包含20个专业领域。开设6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免费医学定向)、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儿科学。有43个教研室,教授66人,副教授136人,硕博士生导师19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4人)。
2014年成立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共拥有内科、儿科、急诊科、皮肤科、精神科、神经内科、全科、重症医学科、外科、外科(神经外科方向)、外科(胸心外科方向)、外科(泌尿外科方向)、外科(整形外科方向)、骨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咽喉科、麻醉科、临床病理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核医学科、口腔全科、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26个专业;2020年儿科专业基地获得全国重点专业基地;2021年急诊科专业基地获得全国重点专业基地。萃英临床技能教学中心占地3500余平方米,培训模拟设备种类齐全。自2015年2月起,共计招生2596人,在培人员973人,累计考核合格并取得国家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达1263人。
近三年科研立项756项,获批科研经费14051·15万元,科研获奖35项,科研论文2369篇,授权专利109项,出版专著36部。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