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22个学院,2个公共教研部,开设61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九大学科门类。
洛阳师范学院院系专业一览表学院名称 | 本科专业 | 授予学位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法学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文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文学 |
戏剧影视文学 | 艺术学 |
历史文化学院 | 历史学 | 历史学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历史学 |
法学与社会学院 | 法学 | 法学 |
社会工作 | 法学 |
行政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方向) | 管理学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文学 |
日语 | 文学 |
翻译 | 文学 |
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学 |
应用统计学 | 理学 |
金融数学 | 经济学 |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 物理学 | 理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 | 理学 |
应用化学 | 理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工学 |
信息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工学 |
人工智能 | 工学 |
软件工程 | 理工 |
物联网工程 | 理工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教育学 |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 教育学 |
运动训练 | 教育学 |
音乐学院 | 音乐学 | 艺术学 |
音乐表演 | 艺术学 |
舞蹈学 | 艺术学 |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 美术学 | 艺术学 |
书法学 | 艺术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学 |
环境设计 | 艺术学 |
教育科学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理学 |
小学教育 | 教育学 |
教育学 | 教育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 | 理学 |
生物技术 | 理学 |
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工商管理 | 管理学 |
会计学 | 管理学 |
学前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 | 教育学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闻学 | 文学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艺术学 |
广播电视编导 | 艺术学 |
地理与旅游学院 | 旅游管理 | 管理学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管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 管理学 |
地理科学 | 理学 |
电子商务学院 | 电子商务 | 管理学 |
食品与药品学院 | 食品营养与健康 | 工学 |
制药工程 | 工学 |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 | 工学 |
国际教育学院 | 体育教育(中外合作办学) | 体育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理工 |
资料来源: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61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630余人;中原名师2人、教学名师8人;教师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优秀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等各类优秀人才称号220人次。
类别 | 名称 |
---|
省级教学团队 | 基础数学课程教学团队 | 有机化学教学团队 | 基础物理教学团队 |
中国文学教学团队 | 基础化学教学团队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团队 |
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 学前教育理论教研室 | 美术学系 | 中国史教研 |
生物教学教法教研室 | 新闻系 | 戏剧影视文学系 |
古代文学教研室 | 基础英语教研室 | 物理学系 |
工商管理系 | 数学与应用数学系 | 思想政治教育系 |
旅游管理系 | 小学教育系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
资料来源:备注:名单不全 |
高层次人才类别 | 姓名 |
---|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王利亚 |
全国优秀教师 | 时明德 |
全国模范教师 | 潘留占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马录芳、曹玉涛 |
省优秀专家 | 时明德、张瑞玲、王利亚 |
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 王文参、王建国、李虎、湛贵成、吉保明、马录芳、冯勋、傅玉琴、刘广臻、王伟周、周明华、梁留科、程金龙、李虎、冯恒强、彭枫、曹玉涛、潘留占、张瑞玲、刘继保 |
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 | 刘恒、毛阳光、湛贵成、马艳霞、秦永超、赵邦屯、马录、冯勋、刘广臻、李正学、冯恒强、赵国清、曹玉涛、张永新 |
资料来源:注:名单不全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有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3个,省级特色骨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7个。
学科类别 | 学科名称 |
---|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 | 教育、旅游管理、美术与书法 |
省级特色骨干学科 | 旅游管理 |
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 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 |
省重点学科二级学科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旅游管理、教育学原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资料来源: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2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6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一流本科课程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4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6门、课程思政样板课程25门;有教学团队6个,省级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列项目28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个、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11个。
类别 | 名称 |
---|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英语、物理学、电子商务、音乐表演、旅游管理、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闻学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物理学、化学 |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专业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 工程人才校外实践基地 |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中学名师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 | 语言学导论 |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小学全科教师教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
省级特色专业 | 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音乐学、化学、物理学、体育教育 |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 应用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音乐学、工商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商务、音乐表演、旅游管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物理学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汉语言文学、英语、物理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戏剧影视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表演、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生物科学、软件工程、工商管理 |
省级线上一流课程 | 教育心理学、语言学导论 |
省级线下一流课程 | 西餐服务技能实训、有机化学、电动力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组合数学 |
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美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生物化学、文化学概论、光学、旅游学概论、现代教育技术 |
参考资料: |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61项、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26项、优秀教材奖2项、国家规划教材1部、省级规划教材8部、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2篇。开创小学全科教师招生培养的“洛阳模式”,在全省推广;先后11次获得河南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近年来,学生在各类国家级大学生体育比赛中获得12枚金牌,省级大学生体育比赛中获得19枚金牌,在“挑战杯”、数学建模、机器人大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600余项,省级奖励1500余项。
教学成果奖(部分)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获奖名称 |
---|
乡村幼儿园“天地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研究 | 杜燕红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高等学校旅游管理学科建设推进专业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梁留科 |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 2+1+1 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宋文献 |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翻译特色人才培养研究 | 陆志国 |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 聂淑媛 |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和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张瑞玲 |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资料来源: |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6月,学校与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美国阿克伦大学、爱尔兰卡罗理工学院、马来西亚城市大学、波兰比亚韦斯托克大学、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等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海外办学、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学生交流互换、教师访学进修、科学联合研究等多形式、宽领域的合作,签署对外合作交流协议30余项。2005年学校加入了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