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辽宁科技大学经法学团公众号

辽宁科技大学经法学团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辽宁
公众号ID:lkd-jftw
公众号分类:科技
关于公众号:

“辽宁科技大学经法学团”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辽宁科技大学,属于科技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发布学院工作动态、优秀学生征文以及时政要闻等新鲜内容。

开发/运营主体:辽宁科技大学

关于主体:辽宁科技大学是中国辽宁省鞍山市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辽宁科技大学经法学团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辽宁科技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辽宁科技大学经法学团是由辽宁科技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辽宁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简称“辽科大”,由辽宁省主管,坐落在辽宁省鞍山市,是中国较早组建的冶金高校之一,是一所以工学为主,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始建于1948年,1949年组建鞍山工业专门学校,1950年改为东北工学院鞍山分院,1958年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鞍山钢铁学院,1998年由冶金工业部划转为辽宁省政府,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经教育部批准,2002年更名为鞍山科技大学,2006年更名为辽宁科技大学。2014年7月,辽宁科技大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百校工程、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辽宁省学分制管理试点高校、辽宁省转型发展试点学校,拥有研究生推免权和国家大学科技园。2017年1月,辽宁科技大学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22年,获得辽宁省高校师资培训工作先进集体。2023年,获2023年度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十佳校网通站”。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占地面积约2763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有学院18个,开设本科专业67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有专任教师1259人,本科生20542人。

历史沿革

筹备阶段

1939年,鞍山市成立奉天省立鞍山工科国民高等学校。

1946年,鞍山工科国民高等学校更名为省立鞍山工科职业学校。

奠立校基

1948年5月4日,省立鞍山工科职业学校和当时的私立东北清华中学、省立鞍山女子中学、私立文化中学联合组成鞍山新华中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设有学院18个、教学部1个和工程训练中心1个,开设本科专业67个。

辽宁科技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专业名称学科门类专业类学院
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学类辽宁科技大学经济与法律学院
金融工程经济学金融学类
金融科技经济学金融学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经济与贸易类
法学法学法学类
英语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辽宁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学数学类辽宁科技大学理学院
数据计算及应用理学数学类
应用物理学理学物理学类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学电子信息类
应用化学理学化学类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储能科学与工程工学能源动力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能源化学工程工学化工与制药类
环境工程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工程工学生物工程类
机械工程工学机械类辽宁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学机械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学机械类
机械电子工程工学机械类
工业设计工学机械类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学机械类
智能制造工程工学机械类
汽车服务工程工学机械类辽宁科技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机械工艺技术工学机械类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学土木类
工程造价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学仪器类辽宁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学电气类
电子信息工程工学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工学电子信息类
自动化工学自动化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材料类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材料化学工学材料类
冶金工程工学材料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工学材料类
功能材料工学材料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工学能源动力类
机器人工程工学自动化类辽宁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工程训练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计算机类辽宁科技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工学计算机类
网络工程工学计算机类
物联网工程工学计算机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工学计算机类
土木工程工学土木类辽宁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学土木类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工学土木类
智能建造工学土木类
测绘工程工学测绘类
采矿工程工学矿业类辽宁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矿物加工工程工学矿业类
工商管理管理学工商管理类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mba教育中心
市场营销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财务管理管理学工商管理类
电子商务管理学电子商务类
旅游管理管理学旅游管理类
音乐表演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舞蹈表演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类
表演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播音与主持艺术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曲艺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学设计学类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设计艺术学设计学类
产品设计艺术学设计学类
建筑学工学建筑类
动画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类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数据截至2025年1月1日

学科建设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建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共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重点实验室1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1个,省级智库平台1个,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省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1个。

科研平台
类别名称
国家级工程中心国家金融机具工程技术中心
辽宁省省级重点实验室粉体制备与应用实验室
冶金设备及过程控制实验室
省先进煤焦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先进金融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化学冶金工程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冶金工程实验室 
材料成型与组织性能控制实验室
功能材料实验室
冶金设备及过程控制实验室
辽宁省工程技术中心省煤化工工程技术中心
省精细分离工程中心
省高效采选及利用工程中心
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辽宁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数据截至2025年1月1日

协同创新基地
创新基地
科技平台协同创新基地
化学工程研究中心鞍山煤焦油深加工产业集群
鞍山光电产业集群
辽宁省冶金设备及过程控制重点实验室鞍山冶金矿山装备产业集群
辽宁省材料成型与组织性能控制重点实验室鞍山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
辽宁省镁资源与镁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石桥镁产品及深加工产业集群
辽宁(海城)菱镁新材料产业集群
(注:至此,辽科大已有4个科技平台被认定为“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分别为6个省重点工业产业集群提供技术支持。)数据截至2025年1月1日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1月,近五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83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76项,科技经费7·56亿元。授权专利1447件,获评第二批辽宁省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69项,其中,学校参与的“高品质特殊钢绿色高效电渣重熔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青年教师孙呈郭以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表论文。2023年《辽宁科技大学学报》影响力指数位居学科129名。学校主办的《当代化工》杂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研究成果
年份成就
-学校首创炼焦化学、耐火材料两学科填补新中国冶金教育的空白。并由此发端支援武汉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河北理工大学等兄弟院校的建设。学校于此领域始终保持优势,并为国内焦化耐火材料科研重镇。
1978年冶金系李文忠、康日章的“高炉热风炉陶瓷燃烧器的研制与机电系赵同光的“晶体管数字式游丝定长仪及成套设备”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4年化工系张家埭教授等人的“薛城二级铸造焦的研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冶金系胡林教授的“ zf法浇注沸腾钢新工艺研究”,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冶金部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
硅化物研究所所长尚士南教授等人的“自热式直接加热生产炭化稻壳新工艺研究”,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机械系李龙海教授的“纵剪机组自动调节张力双卷边机的研究”,获国家发明四等奖。
1991年李晓安等人通过部级鉴定的“海城镁矿高纯镁砂厂浮选工艺流程改进研究”
1996年佟发勇、张崇民通过部级鉴定的“鞍钢高炉喷吹煤粉合理配煤的试验研究”
1997年李文忠、邢桂菊、杨迪光、李志坚1997年1月通过部级鉴定的“鞍钢十高炉纯高炉煤气1200℃高风温工业试验”
李文忠、邢桂菊、杨迪光、谢安国1997年通过部级鉴定的“新型陶瓷燃烧器结构及材质的研究”“鞍钢高炉氧煤强化炼铁新工艺”、“高炉冶炼过程计算机专家系统”和“高炉喷吹烟煤工业试验”
“水平式直流电磁连铸工艺研究”和“分配、传质与填料分形特征对非线性色谱的影响”两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开创了学校科研项目达国家高水平的先例。
“铁矿—煤球团自然还原新方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并获发明专利。
2000年后学校注重加强科学研究,科研实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达千余项,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项、获各级各类科技进步奖励30余项,科技经费累计2·75亿元;发表高水平论文300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收录的论文428篇;与加拿大alberta大学联办的《数值分析与建模》(《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merical analysis and modeling》)国际学术期刊被sci(扩大版)全文收录。学校科技园是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已研究、开发出了粒径特小纳米材料、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有机光电子材料、耐火材料等数十项具有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新技术成果。
数据截至2025年1月1日

学术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设计名称:厚积薄发

设计者:张晓复(校工会)

创意理念:方案力求新、简、动、劲、健、美,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设计说明:校标整体为圆形,它充实、平稳、大方,给人以厚重雄浑之感。外环部分采用深绿色,上方为“辽宁科技大学”专用字体,下方是校名全称的英文黑体写法,象征绿色校园。圆内的“1948”用阿拉伯数字黑体写法,标志学校的创建历史。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截至2025年7月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孟劲松
校长、党委副书记胡军
党委副书记孙晓华
副校长王锡钢、李胜利、张晓燕、宋怡林、张文宇
纪委书记高姝娜

历任领导

任职时间职务姓名
1948校长刘云鹤
1949校长杨春茂
1958校长袁振
1958-1959党委召集人殷延凌
1959-1971党委书记晨光
1962-1963院长黄其明
1963-1973院长熊传祺
1973-1979党委书记兼院长张玉山
1979-1983党委书记兼院长崔 杰
1983-1984党委负责人吴永清
1984-1991院长尚久亮
1985-1991党委书记王廷华
1991-2000党委书记隋有功
1991-2002院长王成玖
2000-2008党委书记于景伦
2002-2009校长杨路
2009-2017党委书记杨路
2009-2018校长孙秋柏
2017-2018党委书记王守卫
2018-2024校长张志强
2019-2024党委书记李平
截至2025年6月

校园环境

辽宁科技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48年。现主馆坐落在学校中心轴线位置,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建筑面积25602平方米,是一座大型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的图书馆。历经近七十载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以理、工、文、经、管、法等为主要学科的多类型、多语种、多载体的文献馆藏体系。

校园 环境

校友情况

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鞍钢、河钢、渤钢、包钢、本钢、凌钢、宝钢、通钢等大型钢铁企业均是辽宁科技大学毕业生在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等重要职务。

政界精英

姓名职务备注
杨春茂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中国建筑学会顾问;建筑工程部原副部长,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总厂原党委书记兼厂长。1948年任中共鞍山市委书记、鞍山钢铁公司监委书记兼重工业部鞍山工业专门学校(辽宁科技大学前身)首任校长
袁振中共安徽省委原副书记、原中共安徽省顾问委员会主任。建国后,历任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鞍山市委常委、鞍山钢铁公司党委第一书记兼经理,山西省委书记处书记兼太原市委第一书记,安徽省委副书记。中共八大、九大代表长1958年任鞍山钢铁学院首任院长,1994年任鞍山钢铁学院董事会名誉董事
黎明冶金工业部原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部长,宝钢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宝钢集团创始人、首任董事长,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会长。中共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3年毕业于冶金系轧钢专业。吴溪淳: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首任会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冶金工业部原副部长,鞍钢集团公司原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1年毕业于冶金系炼钢专业
秦玉琴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原四川省政协主席,中央候补委员,原重庆钢铁公司总经理1968年毕业于冶金系炼铁专业
付双建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副局长1985年毕业于管理工程系企业管理专业
刘文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1966年毕业于机电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
李晓安辽宁省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委,民盟辽宁省委主委,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教授,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工学博士,鞍山钢铁学院原副院长1982年毕业于采矿系选矿专业
李介车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副省长1962年毕业于耐火材料专业
陆兵黑龙江省水利厅厅长,原牡丹江市市长。1982年毕业于化工系煤化工专业-
孙文志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毕业于冶金系轧钢专业
冷晓明广东省东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科协主席1981年毕业于冶金
回育波辽宁省丹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76年毕业于机电系冶金机械专业
王公聚辽宁省鞍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致公党辽宁省委副主委1976年毕业于采矿系。
程喜昌辽宁省鞍山市原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鞍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1956年毕业于金属压力加工专业
王福德辽宁省鞍山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1953年毕业于机械系-
张显环辽宁省鞍山市原副市长-
张玉山辽宁省锦州市委原副书记。鞍山钢铁学院原院长-
吕兴国青海省西宁市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青海省西宁钢铁公司原党委书记1963年毕业于冶金专业
李善平甘肃省嘉峪关原市委书记毕业于采矿五丁班。
幺金峰河北省唐山市原副市长1968年毕业于冶金机械专业
马恒君河南省三门峡市原副市长-
李国达四川省攀枝花市原副市长1963年毕业于轧钢专业

钢铁摇篮

姓名职务备注
王勋1937年毕业于南通大学化学系。1938年到延安入马列学院学习。曾任延安化学厂厂长、延安军工局陶瓷厂厂长。建国后,历任鞍山钢铁公司副经理,冶金工业部设计司司长、规划院院长,北京钢铁学院兼职教授,中国金属学会第三届副理事长、第四届常务理事。1943年在延安用土法制取黄磷获得成功。建国后,领导了鞍山钢铁公司的恢复和扩建工作。负责筹建了冶金部黑色冶金设计院1949年兼任重工业部鞍山工业专门学校(学校前身)第二任校长、东北工学院鞍山分院(学校前身)院长。
卢鸣谷冶金工业部科技情报研究总所所长,冶金工业出版社社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一、二届理事和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第二届主任委员。历任东北书店总店副总经理。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出版委员会副主任,新华书店华东、华北总分店经理,《北京日报》副总编辑1961年6月起任冶金工业部鞍山钢铁学院副院长
李华忠鞍山钢铁公司原总经理。全国人大环资委员、中华环保世纪行秘书长1962年毕业于机械专业
沈成孝上海市科协副主席、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原副董事长1962年毕业于机械专业
赵昆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机电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
宋彬宝钢集团资源公司党委书记1993年毕业于机械系
唐复平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冶金系炼钢专业
张晓芳本溪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2年毕业于冶金系轧钢专业
许家彦本钢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毕业于鞍山钢铁学院
王军山东钢铁集团济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高级经济师1978年毕业于轧钢专业
张翔武汉钢铁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轧钢专业
于勇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博士1987年7月毕业于自控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
吕春风天津天铁集团总经理1982年毕业于鞍山钢铁学院炼铁专业
张润国太原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1990年毕业于冶金系
王玉科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首席执行官1965年毕业于轧钢专业
王祥元包头钢铁公司设计院原总工程师1954年毕业于冶金系
王金明包头钢铁公司原副总经理1956年毕业于金属压力加工专业
王建民兰州钢铁厂原总工程师1954年毕业于冶金系
杨喜山天津铁厂原厂长1956年毕业于冶金系
郭庆弟重庆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原副总工程师1957年毕业于冶金系
李墨华本溪钢铁集团公司党委常委、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定金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982年毕业于耐火材料专业
成秉任中国冶金矿业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张振勇凌源钢铁集团总经理-
宋旗跃山西太原煤炭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1981年毕业于化工系炼焦化学专业
周纯嘉舞阳钢铁公司原总经理1955年毕业于冶金系冶四甲班
邱文庆吉林黄金公司总经理1975年毕业于采矿专业
孟庆波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副院长1981年毕业于化工系炼焦化学专业
于振东中冶集团鞍山焦耐设计研究总院董事长1986年毕业于煤化工专业
戴成武中冶集团鞍山焦耐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1982年毕业于化工系炼焦化学专业
董涛中冶集团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姚英鞍山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原副院长1957年毕业于冶金机械专业
王臣鞍山冶金设计研究院院长毕业于采矿系
刘建荣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82年毕业于工企自动化专业
高崇北满特殊钢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1983年毕业于钢铁冶金专业
刘跃伟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毕业于鞍山钢铁学院采矿专业
曹继福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1980年毕业于鞍山钢铁学院
徐广平吉林镍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1982年毕业于采矿专业
李克忠武汉钢铁公司原总设计师1950年毕业于机电系
王瑞思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原副院长1958年毕业于耐火材料专业
梁中秀中国铝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1964年毕业于冶金机械专业

专家学者

姓名职务备注
吴大章阜新矿业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前身)原院长鞍山钢铁学院原副院长
王安波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光子技术中心主任,终身教授1982年毕业于机械专业
白敏冬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大连海事大学高气压强电场电离放电辽宁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导师,《ieee· trans· plasma science》等多家国际学术刊物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1988年毕业于鞍山钢铁学院机械制造专业
张伟刚中国科学院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1992年毕业于化工系
康荣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华商研究中心主任1976年毕业于鞍山钢铁学院
唐海滨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首批软科学专家1981年毕业于炼焦化学专业
徐振刚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院长,博士,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化工系煤化工专业
吴承伟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副部长,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机电系冶金机械专业
韩清凯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东北大学机械设计理论研究所所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冶金机械专业
顾正秋冶金工业部原教育司副司长,北京科技大学原副校长,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鞍山钢铁学院原副院长,冶金系主任,教授,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工学博士。第6、7、8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轧钢学者-
王世均北京科技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原系主任学校1948年建校第一届毕业生
刘贺平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77年毕业于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
康永林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加工与控制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金属压力加工专业
孙加林北京科技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毕业于耐火材料专业
郭兴敏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1987年在鞍山钢铁学院工作
白秀娟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原总设计师1963年毕业于轧钢专业
范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毕业于冶金机械专业
王家臣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副院长,采矿工程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1982年毕业于采矿专业
王立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鞍山钢铁学院
王永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尹衍升中国海洋大学材料液态结构及其遗传性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冶金系炼钢专业
孔令富燕山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鞍山钢铁学院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
陈立群上海大学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于“两弹一星”元勋钱伟长院士1984年毕业于鞍山钢铁学院机械工程系
辛平日本东芝ceramics株式会社主任研究员1981年毕业于冶金系塑性加工专业

所获荣誉

获得荣誉
时间奖项名称
2008年全国第二届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
2021年辽宁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022年2月辽宁科技大学《<环境经营学>课程的思政实践与创新》入选2022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名单
2022年3月2021年度辽宁省优秀易班共建高校
2022年12月辽宁省高校师资培训工作先进集体
2023年2023年度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十佳校网通站”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