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
至2011年底,两院职工总数426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4人;从事科技活动3786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107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156、硕士学位的1136人。
研究方向
两院形成了九大研究方向:热带海洋资源、环境与生物,热带亚热带植物、动物与微生物,华南生态建设、污染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先进制造与技术集成,农业生态与适用技术,信息工程与技术,新材料。
科研平台
两院拥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1个为合作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合作建设)、中科院重点实验室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4个、广东省公共实验室5个。建有野外工作站(台)24个,其中国家重点台站7个。拥有各具特色的科普基地13个、海洋科学考察船3艘。图书期刊总藏量100多万册。
人才培养
两院拥有硕士学位培养点40个,博士学位培养点23个,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点20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已形成以培养理论研究为主、以应用基础为辅的研究生培养体系。2011年在学研究生1925人。
科研成果
1978年以来,两院取得科技成果3021项,其中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879项。2006-2012年,两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7项,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国家专利优秀奖2项。
院地合作
两院与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等30个地市政府或科技部门签订了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协议。在佛山、深圳、广州、东莞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在惠州、柳州等地建立了7个技术转移中心。2009年起中科院与广东省实施全面战略合作,2009-2011年实施合作项目1126项,累计新增产值782亿元,新增利税121·5亿元。
历史沿革
1956年4月19日,成立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筹备委员会。
1958年12月29日,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
1961年1月25日,广州分院与武汉分院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
1969年12月30日,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被撤销。
1978年5月23日,恢复建设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历任领导
1、杜国庠(院长、党组书记,任职时间1958·9-1961·1)
2、李尔重(院长、党组书记,任职时间1961·1-1962·12)
3、李达(院长,任职时间1963·1-1964·8)
4、肖洪达(党组书记,任职时间1963·12-1964·7)
…更多「历任领导」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