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83年上海市政协成立落实政策检查组,推动清退文革查抄文物工作。在此背景下,《上海政协报》于1984年7月1日正式创刊,首期头版即刊登《清退查抄文物图书要加快步伐,本市还有三百万册图书待归还》报道。1987年1月更名为《联合时报》,确立"开展政治协商兼具特色与锐度"的办报方针。
创刊编委会由赵超构、寿进文主导,赵超构以《新民晚报》经验撰写统战题材杂文,寿进文主持开设"七日谈"时评专栏,并组织编委赴江苏考察。徐开垒作为创刊元老,曾严谨核查陈诏专栏中的《红楼梦》引文疑点,培养年轻编辑编稿技能。
版面内容
报纸设置新闻报道、评论通讯、人物专访三大主版块:
一版聚焦政协工作动态与重大政策发布
评论版包含"七日谈""时评专栏"等栏目
副刊"朝花"刊发文艺作品与文史研究
2018年起推出"政协头条"融媒体平台,2021年联合策划"百年统战在上海"专题报道,通过重访上海统战遗迹展现统一战线发展历程。台港澳及海外特约记者稿件占比约15%,重点宣传"和平统一"政策。
历任负责人
首任社长赵超构(1984-1987)曾任全国政协常委,将《新民晚报》办报理念融入政协宣传。总编辑李德铭使用笔名"林霏开"从事集邮写作,主持期间推动报纸与广播媒体融合。徐开垒作为创刊时期核心编辑,25周年时撰写纪念文章《不一般的情缘》。
重要事件
2014年7月15日举办"与协商民主同行——纪念创刊30周年座谈会",系统总结报纸在政治协商制度宣传中的历史作用。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推出"百年统战在上海"系列报道,回溯浦东开发等重大决策背景。1985年编委会集体赴江苏开展文化考察,期间组织多场统战工作研讨会。
截至2023年8月,报社社址仍设于上海市北京西路860号。刊物自1987年更名后保持每周五出版的发行频率,国内外公开发行量稳定在政协系统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