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启动
2016年11月16日,临汾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予强等市领导的见证下正式启用。首批70个服务网点集中分布在火车站、尧贤街等交通枢纽区域,配备2000余辆橘色自行车。启动仪式现场设置市民试骑体验环节,市领导与市民代表共同完成首次骑行。
建设规划
项目分两阶段实施:
近期规划(2016年):建设183个服务站点,投放5055辆自行车,配套6615个锁车器和20个管理服务亭
远期规划(2020年):计划扩展至585个站点、17238辆自行车服务网点按功能区域划分,开发区配置20个站点、中心城区117个站点,采用300-500米服务半径布局原则。至2021年已完成全部近期规划目标,形成覆盖东城、河西、尧庙等片区的立体化网络。
运营管理
系统采用智能化管理模式:
调度指挥中心实时监控站点车辆数据,配备10部调度车进行动态调配
巡保团队每日完成车辆安全检查、设备维护及卫生清洁
2021年与支付宝合作推出免押金骑行服务,降低使用门槛运营团队包含100余名专业人员,设置24小时客服热线处理异常情况。车辆周转率从初期2·1次/日提升至2021年的4·8次/日。
服务升级
项目持续进行技术迭代:
2023年8月完成某站点设备改造,恢复因市政工程暂停的服务功能
2023年10月启动系统升级工程,涉及租还车终端及后台管理系统优化升级期间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服务变更通告,确保市民知晓最新运营动态。
社会效益
项目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60万千克,截至2021年累计服务超2190万人次。覆盖群体包括:
通勤人群:解决公交接驳"最后一公里"问题
学生群体:连接12所中小学校园周边站点
旅游人群:在尧庙景区等文旅区域设置专用站点2021年用户调研显示,83%市民将其作为短途出行首选,日均骑行量较2017年增长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