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老石旦煤矿于1965年建井,1970年5月正式投产。原设计产能60万吨/年,经2002年技术改造提升至120万吨/年,实际产能达150万吨/年。2022年经批复核定生产能力增至180万吨/年。煤矿保留早期生产设备及劳动工具,矿史博物馆记录百年采矿历程,2024年入选国家工业遗产。
2025年6月12日,乌海能源老石旦煤矿顺利通过了由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安全监管局组织的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矿井现场考核验收。
“老石旦煤矿”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老石旦煤矿,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老石旦煤矿。
老石旦煤矿始建于1965年,现隶属于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核定生产能力达180万吨/年(截至2022年)。该矿主采16#煤层,煤种为1/3焦煤,井田面积9·7767平方公里。作为国家工业遗产,煤矿通过系统性环境治理实现矿区绿化,建成智能化洗煤厂。2025年国内首套5g智能控制终端投用,推动智慧矿山建设。矿史博物馆陈列早期生产设备,成为乌海市红色教育基地。·
2025年6月12日,乌海能源老石旦煤矿顺利通过了由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安全监管局组织的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矿井现场考核验收。
老石旦煤矿于1965年建井,1970年5月正式投产。原设计产能60万吨/年,经2002年技术改造提升至120万吨/年,实际产能达150万吨/年。2022年经批复核定生产能力增至180万吨/年。煤矿保留早期生产设备及劳动工具,矿史博物馆记录百年采矿历程,2024年入选国家工业遗产。
2025年6月12日,乌海能源老石旦煤矿顺利通过了由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安全监管局组织的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矿井现场考核验收。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老石旦煤矿是由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老石旦煤矿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老石旦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南区老石旦矿区,井田面积9·7764平方公里。该矿设计生产能力为150万吨/年,经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及国家发改委批复,2022年核定生产能力提升至180万吨/年。
煤矿1965年建井,1970年投产,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及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艺。截至2021年底保有资源储量5487·32万吨,剩余服务年限15·3年。2022年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达13·27m3/min,被认定为高瓦斯矿井,配套建设地面瓦斯抽放泵站。
环保方面实施全封闭输煤系统、矸石场生态复垦等治理措施,2023年12月通过乌海市生态环境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2025年4月入选国家第四批健康企业建设优秀案例名单。
1965年启动建井工程,1970年正式投产运营。2002年7月组建为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2019年4月更名为现用名称。2021年启动产能核增计划,2022年完成环境影响后评价及生产能力核定。
2023年12月新建地面抽采泵站项目通过环保审批,2024年6月5日完成生产要素变更备案。截至2022年7月,累计保持安全生产周期超1600天。
核定产能:180万吨/年(2022年矿安综函32号文件批准)
开采工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艺
配套设施:150万吨洗煤厂(2017年新增洗煤业务)
资源储量:截至2021年底保有5487·32万吨,可采储量3595·86万吨
…更多「生产运营」介绍请查阅全文…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