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2月,江西理工大学有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稀有稀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稀土产品检测与溯源)、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3个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海智计划工作站,2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培育智库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江西省研究生工作站。平台类型 | 平台名称 |
---|---|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 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 |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 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稀土产品检测与溯源) | |
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 | 先进铜产业学院 |
资料来源:截至2024年1月 |
平台类型 | 平台名称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稀有稀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资料来源:截至2024年1月 |
平台类型 | 平台名称 |
---|---|
江西省重点实验室 | 江西省高子型稀土资源绿色开发与高值利用重点实验室 |
江西省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 | |
江西省矿冶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 |
江西省稀土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 |
江西省动力电池及材料重点实验室 | |
江西省环境岩土与工程灾害控制重点实验室 | |
江西省稀土磁性材料及器件重点实验室 | |
江西省稀土荧光材料及器件重点实验室 | |
江西省机器视觉及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 |
江西省闪速绿色开发与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 | |
江西省磁悬浮技术重点实验室 | |
江西省颗粒系统仿真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 |
江西省高等学校智能计算与智能交通重点实验室 | |
江西省高等学校智能计算与网络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 |
离子型稀土高效开发与应用江西省高水平实验室 | |
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 | 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
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 |
铜资源开发利用及精深加工协同创新中心 | |
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江西省有色金属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江西省矿冶机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江西省工程研究中心 | 江西省高功率动力锂电池工程研究中心 |
江西省钨与锂特色资源及新材料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 | |
江西省微电网关键装备工程技术中心 | |
江西省高校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 | 江西省稀土功能材料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 |
江西省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工程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 | |
江西省级创新中心 | 江西省稀土功能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 |
江西省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 江西省新材料产业产教融合战略联盟 |
省部级科研平台 | 监狱系统物联网研究所 |
江西省物联网安全实验室 | |
中国稀金谷特色产业大数据中心 | |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 | 赣南客家文化数字化研究院 |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
江西省重点智库平台 | 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江西理工大学矿业发展研究中心 |
江西省软科学研究基地 | 江西省赣粤闽湘边界区域经济合作软科学研究基地 |
省地校三方共建研究平台 | 江西理工大学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江西省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 |
江西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 | 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
江西省海智计划工作站 | 江西理工大学海智计划工作站 |
资料来源:截至2024年1月 |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2月,江西理工大学在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0余项,科研总经费超11亿元;2008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奖150余项。获奖名称 | 项目名称 | 获奖时间 |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铵盐体系白钨绿色冶炼关键技术和装备集成创新及产业化》 | 2016年 |
《复杂稀贵金属物料多元素梯级回收关键技术》 | 2015年 | |
《弱磁性矿石高效强磁选关键技术及装备》 | 2014年 | |
《高品质船板高效化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创新》 | 2011年 | |
《铜、镍闪速炉计算机在线控制》 | 2010年 | |
《白(黑)钨矿洁净高效制取超高性能钨粉体成套技术及产业化》 | 2008年 | |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 毛克贞团队《稀土产业管制研究》 | 2020年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部分) | 数字驱动离子型稀土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集成废弃离子型稀土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及应用复杂低品位含钨钼原料综合利用碳减排关键技术及应用基于源头阻断的复杂闪锌矿富氧浸出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复杂铜金属矿露天-地下协同高效联采关键技术与实践 | 2022年 |
离子型稀土资源原地浸矿注收液优化及滑坡控制成套技术含磁黄铁矿难选硫化铜矿高效分选综合技术及装备 | 2020年 |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部分) | 降雨诱发矿山滑坡的精准预测与加固控制技术及应用大型矽卡岩铁锡矿多金属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关键技术高强韧超细晶硬质合金及其涂层刀具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有色冶金烟气绿色低碳高效脱硫关键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 | 2022年 |
离子型稀土矿高效浸出和回收稀土关键技术节能型低噪声非晶合金变压器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纳米/超细wc粉末及其高性能硬面材料制备成套技术和产业化复杂空区群下薄脉组钨矿床安全高效开采及灾害监控关键技术钴二次资源耦合浸出绿色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采空区应力环境重构与脉钨残矿资源回收关键技术及应用 | 2020年 |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部分) | 等离子束表面冶金强化耐磨钨基硬面涂层材料制备及工程化应用电镀污泥中铬资源提取分离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 | 2020年 |
以上数据截至2024年1月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6月,江西理工大学拥有图书馆3个,总藏书量309余万册,并拥有包括图书、期刊在内的近百个中外文数字资源库、247余万种图书、2亿多篇电子文献供读者使用。
学术期刊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双月刊,由江西省教育厅主管,江西理工大学主办;开设栏目有:党建思政、环境与资源法学研究、经济管理、教育教学、文化艺术研究、学术探讨等;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剑桥科学文摘》之《工程材料文摘》(csa/ema)来源期刊。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双月刊,由江西理工大学和江西省有色金属学会共同主办;主要刊登有色金属冶炼、材料、采选、节能减排、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原创性学术论文;设有“冶金·材料”“矿业·环境”“稀土专栏”等栏目;2020年被评为“第四届中国有色金属a级优秀期刊”;2020年《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第六版)》被评为权威期刊(a+等级);多次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等;为美国《化学文摘》《乌利希期刊指南》,波兰《哥白尼索引》、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cstp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色金属在线》等收录期刊。
《钨科技(英文)》创刊于2018年,季刊,由江西理工大学担任主办单位,主管单位为江西省教育厅,主要刊登涉及钨行业的采矿、选矿、冶炼、分析、机电、自动化、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中国内外钨行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工程技术实践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原创性论文。其办刊宗旨为广泛交流研究成果,深入研究钨与相关金属及各种合金和化合物。
《江西冶金》创刊于1981年,双月刊,该刊主要刊登冶金矿山、焦化、耐材、冶炼、轧钢、理化检测、自动控制、冶金设备、冶金企业经济与管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及冶金工程技术改造和实践的科研成果;同时也报道中国内外相关行业学术动态和科研进展。注重刊登冶金工矿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绿色制造、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先进成果和经验的原创性文章;刊登对冶金工业技术装备改造、产品结构优化、新产品开发、提高劳动生产率、信息化建设等有现实意义的论文。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