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
2002年成立并获批省级民营科技园,2003年启动建设,2006年获批省级食品特色工业园。2015年实施扩区调区规划,优化产业布局。2020年建成智慧园区平台,推动数字化转型。2022年入选江西省绿色制造名单,2023年完成扩区调区规划环评。
园区规划
总规划面积11·62平方公里,形成"一区三园"布局:
城西工业园(735·68公顷):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林化香料产业
八都工业园(17·19公顷):主导绿色食品产业
黄桥工业园(101·38公顷):定位绿色食品与家具产业
四至范围东至赣江,南至赣粤高速连接线,西至南岸村连接线,北至曾家岭村。规划建设用地未占用生态红线和基本农田。
基础设施
能源供应:城西110kv变电站和黄桥35kv变电站组成双回路电网,天然气接入西气东输二线
供水系统:城西水厂日供水7·5万吨,新建5万吨水厂保障扩区需求
污水处理:三期处理设施总规模达4万吨/日,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
交通配套:吉水2路、8路公交线路覆盖园区
环保措施
2020年完成清源、绿源、电镀集控区污水处理厂验收。实施工业企业废水预处理后接入管网制度,建成百威啤酒国家级绿色工厂。2022年节能环保支出6289·19万元,占总支出的39·43%。推行自愿清洁生产审核项目,6家企业完成环保升级。
产业经济
202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50亿元。主导产业情况:
电子信息:城西工业园重点发展领域
林化香料:引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八都工业园形成预制菜等产业集群
园区通过"亩产论英雄"机制优化土地配置,2012年以来累计盘活低效用地1441·18亩。规划新增工业用地10000亩支撑未来发展。
管理运营
园区管委会设4个内设机构,2022年接待企业1565人次。建成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投入120万元打造招商展厅。智慧园区平台集成政务管理、工业大数据功能,2020年完成数字化升级。2022年教育支出263·25万元用于职工培训。
发展规划
"十四五"期间计划将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30000吨/日,推进高铁经济带建设,调整城南用地结构。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及医疗教育配套,市政路网总里程计划扩容至50公里。水资源配置方案确保赣江取水量不超过多年平均流量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