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公众号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浙江嘉兴市嘉善县
公众号ID:jiashanzhongzhuan
公众号分类:教育 - 学校
关于公众号: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微信公众号的开发运营方为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是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浙江省一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浙江省首批中职名校建设单位。

开发/运营主体: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百科

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嘉善技师学院(筹)】(jiasha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简称“嘉善中专”,为浙江省示范性职业中学、浙江省一级重点职业中学、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一所融中专学历教育、中高级工和技师能力培养为一体的职业教育院校。

学校始建于1997年4月,由嘉善县城镇职业中学、嘉善农业技术学校、嘉善县成人培训学校和嘉善县第二职业中学、嘉善县技工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后更名为嘉善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和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2021年8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学校正式筹建嘉善技师学院。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78289·4平方米,建筑面积70082平方米,在编教职工158人,其中专任教师156人。截至2022年10月,学校有在校生2523人。截至2024年6月,学校共开设27个专业(含方向)。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嘉善县成人培训学校(嘉善县第二职业中学)

1987年9月,嘉善县成人培训学校成立。

1992年12月,成立嘉善县第二职业中学,与嘉善成人培训学校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嘉善农业技术学校

1984年7月,嘉善农业技术学校成立。

嘉善县技工学校(嘉善县城镇职业中学)

1979年7月,嘉善县劳动局创建并主管嘉善县技工学校。

1984年8月,嘉善县城镇职业中学成立,与嘉善县技工学校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合并发展

1997年4月,嘉兴市批复同意成立嘉善县职业教育中心,由嘉善县城镇职业中学、嘉善农业技术学校、嘉善县成人培训学校和嘉善县第二职业中学组成。

1998年3月,嘉善县职业教育中心烹饪与管理财会电算化两个专业被嘉兴市教育局确定为市中等职业教育首批骨干专业。

1999年4月,嘉善县职业教育中心更名为嘉善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同年8月,嘉善技工学校并入嘉善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04年3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同年7月,学校更名为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

2012年,学校获评浙江省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

2013年,转评为浙江省一级中等职业学校。

2016年,被授予“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称号。

2017年,学校获评浙江省首批中职名校项目建设单位。

2021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筹建嘉善技师学院,同年9月10日,嘉善技师学院(筹)正式挂牌。

2024年9月,学校新校区启用。

2025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设立嘉善技师学院等3所技师学院的批复》:同意在嘉善县中等专业学校的基础上设立嘉善技师学院,接受嘉善县政府管理和指导。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开设有27个专业(含方向)。

培养层次专业名称
中本一体化机电技术应用
中级工(高职预科升学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美术设计与制作、幼儿教育、国际贸易、人力资源管理
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大专机电技术应用、工艺美术、计算机应用(网络信息安全)、计算机应用
预备技师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德合作)、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
高级工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多轴数控加工、电子技术应用、集成电路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网络与信息安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会计、国际贸易(跨境电商方向)、美术设计与制作、连锁经营与管理(职业经理人)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在编教职工172人,其中研究生学历33名,高级职称57名,省教坛新秀1人,市级以上名师9人,专业教师中“双师型”占93%;全国技术能手1人,浙江工匠1人,浙江省技术能手2人,浙江金蓝领2人,浙江青年工匠6人。
类别姓名
全国技术能手裘浙东
浙江工匠裘浙东
浙江金蓝领徐渊、邵勇豪
嘉兴市技术能手陆仁天
嘉善县学科教学带头人吴恬、尹丽梅、周崇旸、雷燕萍等
注:名单不全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有2个浙江省骨干专业、1个浙江省示范专业,且财会专业拥有嘉兴市专业创新基地。

硬件设施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78289·4平方米,其中运动场地面积23000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70082平方米,其中实训大楼面积10258平方米,分设机电技术应用、数控应用与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电工四大实训基地,纸质图书数量93649册。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2012年12月,在嘉兴市在嘉兴市第七届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会计技能项目比赛中,学校取得4金1银。

2013年6月,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学生获得单片机项目全国金牌及机电一体化项目、数控铣项目全国银牌。

2014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学校学生参加机械、电子电工6个项目,获得6块银牌。

2015年,学校学生获浙江省第七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其中创意设计竞赛获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小发明小创造竞赛获二等奖2项,创业计划竞赛获三等奖2项;同年5月,在浙江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暨全国大赛选拔赛中,学校学生获得3金4银1铜;同年6月,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学生获得3金2银;同年12月,学校学生获得嘉兴市第六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

2016年11月,在嘉兴市第十一届技能节中,学校共获5金14银18铜。

2017年5月,在全国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学校获得1枚金牌;同年6月,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亚龙杯”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项目比赛中,学校学生获得2枚金牌。

2018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比赛中,学校4个项目代表浙江省参赛,获得2银2铜,其中数控综合应用技术项目、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各获得1银,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注塑模具技术项目、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项目各获得1铜。

2021年4月,在浙江省中职技能大赛中,学校学生斩获1金2银,其中: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获得1金、数控综合应用技术项目及焊接技术项目各获得1银;同年11月,学校学生在嘉兴市第十六届中职技能大赛获得焊接技术项目第一、二名。

2022年,在嘉兴市第十六届中职技能节中,学校在15个项目的比赛中获得7金4银6铜;同年7月,在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望杯”工业软件应用与机械工程创新大赛中,学校学生获得1金1银;在浙江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中,学校学生获得1金3银;同年8月,在第二届浙江省中小学课文朗诵大赛(嘉兴赛区)中,学校学生夺得高中组金奖;同年11月,在嘉兴市第十七届技能节“时代杯”焊接技术项目中,学校学生获得第二名。

教师成绩

2012年11月,学校教师获2012年全国中职学校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

2013年10月,学校教师获2013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体育与健康专业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一等奖及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三等奖。

2014年6月,在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学校陈梦、陈红燕、王琦伟老师的《烛之武退秦师》获得一等奖。

2016年11月,学校教师在浙江省第四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

2020年10月,学校教师在2020年嘉兴市中职学校电子技术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比赛中,获得嘉兴市一、二等奖。

2020年12月,学校教师获浙江省“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青年微宣讲大赛三等奖。

2021年9月,在嘉善县第十三届职工技能运动会焊工、钳工项目比赛中,学校叶成龙,周建琪两位老师分别被授予“嘉善县首席工匠”及“嘉善县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2022年9月,在2022年嘉兴市职业技能竞赛暨百万职工技能大比武活动——车工技能竞赛中,学校周建棋老师获第一名。

所获荣誉

2010年,学校获得2009年度“嘉兴市五四先进团委”称号,同年被嘉善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嘉善县共建文明社区先进单位”。

2014年,获得嘉兴市第九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节最佳组织奖。

2021年9月,被评选为2021年度“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

2022年1月,获得2021年度嘉善县“示范性文明校园”称号。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主体由两个同心圆构成,主体为墨绿色,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圆环写有学校的中英对照校名,内部为大鹏形象,大鹏形象上有书页化为的翅膀,寓意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社团文化

截至2023年5月,学校设有校内新华书店、文化长廊、“融”文化主题厅、“悦”读文化厅等文化设施,定期会举行户外拓展、趣味运动会、文艺汇演、合唱比赛、校园篮球赛等文体类活动。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总支书记冯军
党总支副书记、校长韩明星
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冯健榕
副校长周崇旸、戴跃江
参考资料: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