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设有34个教学机构,开设98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学、农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
学院 | 本科专业 |
---|---|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电子工程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
智能制造工程 | |
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 |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车辆工程 |
车辆工程(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
交通运输 | |
交通工程 | |
新能源汽车工程 | |
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吴仲华班,航空宇航动力专业方向) |
能源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 | |
能源与动力工程(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 | |
能源与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与节能减排技术) | |
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及智能化方向) |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中澳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冶金工程 | |
金属材料工程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澳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
电子信息工程 | |
自动化 | |
农业电气化 | |
生物医学工程 | |
机器人工程 | |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
食品营养与健康 | |
生物技术 | |
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 环境工程 |
环保设备工程 |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
安全工程 | |
江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澳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
软件工程 | |
信息安全 | |
物联网工程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
江苏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
金融数学 | |
数学类(中外合作办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 |
数据计算及应用 | |
江苏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物理学(师范)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
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 土木工程 |
工程管理 | |
工程力学 | |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应用化学 | |
化学 | |
化学(师范) | |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
工商管理 | |
市场营销 | |
人力资源管理 | |
公共事业管理 | |
物流管理 | |
工业工程 | |
电子商务 | |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 会计学 |
财务管理 | |
金融学(中澳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
金融学 | |
保险学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统计学 | |
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江苏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江苏大学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
汉语国际教育 | |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英语(师范) | |
英语(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
日语 | |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 工业设计 |
动画 | |
视觉传达设计 | |
环境设计 | |
产品设计 | |
美术学(师范) | |
数字媒体艺术 | |
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 教育技术学(师范) |
江苏大学医学院 | 医学影像学 |
医学检验技术 | |
临床医学 | |
口腔医学(2024年新增专业) | |
护理学 | |
预防医学 | |
江苏大学药学院 | 制药工程 |
药学 | |
药物制剂 | |
江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 |
江苏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 知识产权 |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5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拥有专任教师2700余人(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的比例达43%),实验技术人员297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60·86%,有一年以上(累计)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专任教师总数占比为43·01%。在教师队伍中,全职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外籍院士2名,柔性引进海内外院士7人;入选发达国家外籍院士2人;获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3人;国家杰青6人,优青6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0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1人、青年人才3人、青年千人3人,第1批博士后海外引才专项10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7人;神农领军英才2人、神农青年英才5人;享受国务院特贴20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全国创新争先奖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青年教师奖”9 人。江苏省“333 工程”一层次9人次,二层次40人次,三层次111人次;江苏特聘教授52人,双创人才25人;江苏省教学名师7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81 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外专百人7人。类别 | 名称 |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袁寿其、赵文祥、施伟东、蔡英凤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机械制造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电气类专业主要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2月,学校16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4个学科进入前1‰。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拥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4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有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类别 | 名称 |
---|---|
国家重点学科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工程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机械工程 |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 | 农业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 |
“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 | 数学、交通运输工程、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物理学、化学、中药学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力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 数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
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 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医学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美术学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国际商务、法律、教育、国际中文教育、翻译、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临床医学、护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工程管理、艺术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江苏大学已是首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2021年9月,被确定为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
截至2025年2月,学校形成了以40个国家一流专业和一批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国家虚拟教研室为代表的优质教学资源,建有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苏)基地。
建设项目 | 专业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基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电气化、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医学检验技术、公共事业管理、机械电子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自动化、食品质量与安全、信息安全、物理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思想政治教育、法学、产品设计、临床医学、英语、应用化学、统计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交通工程、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视觉传达设计 |
国家精品课程 | 电路、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现代食品检测技术、创业管理 |
国家视频公开课 | 创业人生 |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 创业管理、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电路、现代食品检测技术 |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创业计划、汽车构造、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学、临床基础检验技术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药物制剂、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安全工程、环保设备工程、汉语国际教育、教育技术学、医学影像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程管理、制药工程、化学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工程训练中心(工业中心)、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机械工程中心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工业中心)、化学化工实验中心、工程力学实验中心、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实验中心、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中心、食品与生物工程实验中心、医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一汽锡柴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江苏大学一大全集团电气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流体机械实践教育中心、江苏大学管理与创业综合实验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车辆工程综合训练中心 |
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 地方高等院校机械动力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面向“长三角”国际制造中心机械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基地 |
教学成果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2月,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奥地利、澳大利亚、日本等66个国家和地区的256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江苏大学克兰菲尔德未来技术研究生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合作办学项目,与塞尔维亚尼什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麦考瑞大学、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等合作举办了26个联合培养项目。合作建设了高端装备关键结构健康管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流体工程装备节能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世界食品保藏研究中心、高端流体机械装备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一批国际科研合作平台,获准设立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农业现代化与食品安全教育培训中心。
2022年11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基于与江苏大学签署的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在江苏大学设立“全球农业现代化与食品安全教育培训中心”。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