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历史长河,盛衰更迭,观音寺也几经兴废。
上世纪原址位于杨柳公社湖家沱村、紧邻毗河的宝刹,仅剩危朽殿堂两座,简陋配房数间,庄严殿宇,多成丘墟,僧侣绝迹已尽,当地一般檀越勉力维持,才不至荒废。
2012年因新城规划,在旧寺地基挖掘过程中出土了三尊清代观音圣像(石刻),当时瑞相昭彰,万人景仰,群众因感观音菩萨的灵感显现,遂自发捐资并报政府有关部门同意,择址重建于此,现有天王、大雄、观音三重大殿及念佛堂、五观堂、钟鼓楼同东西配房十余间,寺院香火得以绵延,因大士屡次显现的缘故,现在观音寺香火日渐鼎盛,游人与香客更是络绎不绝,2013年被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正式批准为宗教活动处所。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布局结构
寺院现有天王、大雄、观音三重大殿及念佛堂、五观堂、钟鼓楼同东西配房十余间,寺院香火得以绵延,因大士屡次显现的缘故,现在观音寺香火日渐鼎盛,游人与香客更是络绎不绝。
2013年被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正式批准为宗教活动处所。
2014年县佛教协会面向社会公开纳贤,并礼请紫霞堂上(新都宝光寺)慧光法师为观音寺负责人,负责主持寺院的弘化工作。
重修扩建
因为年久失修,目前寺院建筑多处出现裂痕,亟待修复和重建。寺院重新规划以天王殿(山门),观音殿为中心的中等寺院建筑群;以六福居(上客堂)、素餐厅、茶苑为中心的游客食宿建筑群,以林盘、大悲观光塔为中心的游客休闲、娱乐建筑群,最终将观音寺建设并打造成为一处集佛教文化弘扬、生态观光旅游和宗教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城市生态公园,同时也成为全县宗教活动场所建设与运行的样板,目前全新的观音寺正在筹建当中!
…更多「重修扩建」介绍请查阅全文…
佛观光塔
万佛大悲观光塔:寺院后方林盘中央将重点建设、打造一座供佛观光塔,供佛观光宝塔的建设,将使寺院建筑群的园林格调更趋完善,并最终打造成为金堂县城又一个地标性建筑,具有供佛祈福和旅游观光的双重作用。
因周边县市无专门供奉佛像的殿堂,特别是塔,在成都市行政区范围内仅金堂观音寺一家,宝塔的建设、开放将使观音寺不单成为礼佛参拜的道场,更将成为年轻一代认识佛教与传统文化艺术的理想场所。
…更多「佛观光塔」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