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1984年,由原临沂县城关镇析出,建立金雀山街道。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金雀山街道辖17个社区:三里庄、傅屯、普村、焦庄、南坛、小埠东、御碑街、清泉庄、东关、东北园、煤山、朝阳、东风、西苑、沂河、沂州、东苑。
截至2020年6月,金雀山街道辖17个社区:南坛社区、御碑街社区、三里庄社区、傅家屯社区、普家村社区、焦家庄社区、小埠东社区、清泉庄社区、朝阳社区、东风社区、东关社区、煤山社区、东北园社区、金华社区、金泰社区、金智社区、金苑社区,街道办事处驻南坛社区。
2024年1月,金雀山街道新增金秀社区、金丘社区、凤凰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金雀山街道地处兰山区东南部,东隔沂河与河东区相望,南与罗庄区接壤,西与银雀山街道相邻,北与兰山街道毗邻,辖区总面积18·5平方千米。金雀山街道地形地貌
金雀山街道境内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金雀山、银雀山,西部为平原。气候
金雀山街道属温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3·2℃,无霜期20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421·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02·3毫米。水文
金雀山街道有沂河、涕河、青龙河、陷泥河分别流经东界和辖区。
人口
2010年末,金雀山街道总人口195890人。
2011年末,金雀山街道总人口23·4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3·48万人,城镇化率100%。另有流动人口5·39万人。总人口中,男性11·93万人,占50·8%;女性11·54万人,占49·2%;14岁以下26291人,占11·2%;15—64岁15·23万人,占64·9%;65岁以上5·61万人,占23·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3·31万人,占99·3%;有回族1215人,占0·52%。2011年,人口出生率11·5‰,人口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长率5·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2716人。
截至2019年末,金雀山街道常住人口18万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金雀山街道完成财政总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国税1·5亿元,同比增长14·6%;地税1·8亿元,同比增长1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亿元,占预算的100%,同比增长15·5%,比上年增加3112万元;其中国税4523万元,同比增长9·7%;地税1·8亿元,占预算的100%,占调整任务的100%,同比增长17%。
工业
2011年,金雀山街道实现社会总产值70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同比增长16·2%。商业外贸
2011年末,金雀山街道有商业网点35个,职工78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城乡集贸市场9个,年成交额26亿元。外贸进出口企业37家,出口总额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金雀山街道有幼儿园42家,在园幼儿7000人,专任教师600人;小学6所,在校生4460人,专任教师24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83万元,比上年增长39·7%,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5%,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文体事业
2011年末,金雀山街道有文化站1个,社区(村)文化活动中心17个,各类图书室近百处,藏书近50万余册,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摄影及文化业余创作队伍达2000人。2011年末,17个社区共安装30。多套健身器材,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3万人。医疗卫生
2011年末,金雀山街道设有社区卫生服务室20个。其中金雀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60张,专业卫生人员71人,执业医师39人;注册护士20人。年接诊9万人次。社会保障
2011年,金雀山街道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0户,人数480人,支出65万元;医疗救助3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0人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3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00万元。敬老院床位12张,收养五保人员7人。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7万元。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0000余人,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7000余人,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交通
金雀山街道境内有206国道经过。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金雀山街道因境内金雀山而得名。
文物古迹
2011年,金雀山街道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家。
荣誉称号
2020年7月29日,金雀山街道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