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56年7月,荆州市图书馆创建,原名沙市市图书馆,馆址设在中山公园涵荫草庐。初建时,工作人员仅有8人,藏书不过6000册。
1957年,荆州市图书馆迁到北京路新民街口(现北京路91号),藏书增至2万册,馆舍面积150平方米。
1961年,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中,荆州市图书馆合并到市文化馆(设置图书组)。
1972年,荆州市文化馆图书组恢复借阅工作。
1978年5月,经省文化厅和市政府批准,恢复市图书馆建制,并迁回至北京路91号。此间,市图书馆藏书已达15·5万册,工作人员14人,馆舍面积500平方米。
为发展荆州市图书馆事业,1985年,市政府投资252万元修建新馆舍,并将该工程列为当年为市民兴办十件实事之一。
1987年,荆州市图书馆工程竣工。
1988年5月1日,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为荆州市图书馆新馆题写了馆名。
1988年9月4日,荆州市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
1994年荆沙合并建市后,荆州市图书馆随行政区划的变更而依次更名为荆沙市图书馆、荆州市图书馆。
遵照市委[2004]8号文件要求,根据荆办发[2004]19号文件精神,市图书馆、少儿图书馆、科技图书馆合并为荆州市图书馆,下设少儿图书分馆、古城图书分馆,市图书馆对分馆实行人、财、物及文献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2005年10月,市直三家图书馆机构合并。
2022年11月27日起,荆州市图书馆暂停对外开放,具体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