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助困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遵照“扶贫济困”的宗旨,除了对社会上有特殊困难的家庭进行经常性的救助外,在慈善助困方面多年来形成了不少品牌项目。
万户助困——让特困家庭过好年
为了配合政府做好新年期间的帮困送温暖工作,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从1996年起,每年在春节前举办“万人捐、帮万家,让特困家庭过好年”的慈善募捐活动,将所得善款资助10000户困难家庭(从2003年起增至20000户),每户200元。2006年始各区县还另外增加100—200元的配套资助款。凡本市特困家庭可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社会救助事务所提出申请,各区县根据市慈善基金会分配的名额审批后实施救助。截止2006年春节,已累计出资3200万元,让16万户特困家庭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温暖送三岛
地处长江口的崇明、长兴、横沙三岛,是上海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为了让那里近万户困难群众欢度春节,从2001年开始,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在新年“蓝天下的至爱”活动中,推出了“温暖送三岛”救助项目。每年春节前,市慈善基金会为三岛的困难群众发放购货券,以流动超市的形式让贫困家庭领取价值约200元的年货套餐,包括棉被、棉衣、毛毯、保暖鞋、保暖内衣、年货等生活必需品。5年来,温暖送三岛活动发送的物资价值600多万元,帮助了近5万户困难群众。
爱心流动轮椅车
为了让社区内的残疾人、老人及其他行动不便的人群出门提供方便,自1994年起,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先后向本市每个街道(乡镇)、居委会、村委会、慈善医疗定点门诊部赠送了9000多辆轮椅车。从2005年起,基金会每年再赠1000辆轮椅车,对社区内破损的轮椅车进行更换。同时让轮椅车进入大专院校医务室,为行动不便的大学生出行提供方便。以后,凡需配置轮椅车的大专院校医务室可直接向市慈善基金会申请;新设立的居委会、村委会以及需更换轮椅车的居委会、村委会可向市慈善基金会各区县分会提出申请。
贴身伴侣——慈善安康卡
随着本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趋加剧,尤其是独居老人中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的矛盾更加严峻,政府为此推出了以独居老人为重点的纯老家庭“安康通”实事工程,解决了众多独居老人的后顾之忧。但有一部分贫困独居老人因无力交费而放弃使用安康通。为此,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于2005年设立了安康通专用基金,首批为本市6000户贫困老人安装了慈善安康通,让他们免费享受安康通服务。以后,凡本市户籍、年龄在60岁以上的独居困难老人,可到户籍所在地的区老龄办或街道(乡镇)社区服务中心提出申请,送区县分会审批后报市慈善基金会,办理并发放“慈善安康卡”,即可免费享受服务。
让孤残儿童拥有温馨之家
为了让生活在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内的孤残儿童与社会上同龄孩子一样享有父母之爱、家庭之乐,1997年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民政局、新民晚报社联合发起了“让孤残儿童拥有温馨之家”的慈善活动,对传统的孤残儿童集中“养、治、教”的传统方法进行改革,以“政府出资、社会支持、家庭寄养、统一监护”的形式,让孤残儿童进入家庭寄养。凡符合寄养条件的家庭与市儿童福利院签订一份“委托协议书”,确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确在寄养期间,孩子的法定监护人仍为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已有550多名孤残儿童进入家庭寄养,他们的心理、生理都得到了很好康复,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市慈善基金会每年为该项目资助200万元。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