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清代乾隆十四年(1749年)扩建五当召时,今苏木所在区域被称为"莎林沁",属寺庙膳召地范围。1998年随行政调整划归石拐区管辖,2012年1月经自治区批准恢复吉忽伦图苏木建制。清代至民国时期,该区域长期作为五当召宗教活动核心区,1949年后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6月,吉忽伦图苏木辖吉忽伦图、绍卜亥、白菜沟、三岔口、爬榆树5个嘎查,行政区划代码150205200。苏木政府驻地设在爬榆树嘎查乌兰此老村,实行"三中心一局"组织架构:党政综合办公室统筹行政事务,基层党的建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建设,乡村振兴办公室推进农牧业发展,综合行政执法局履行监管职能。
地理环境
区域总面积315平方公里,地处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地形以山地为主,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有天然河床地貌。
经济发展
农牧业以3·76万亩耕地和17万亩草场为基础,主要种植黄芪等中药材。2020年通过虚开发票方式虚增集体经济收入事件暴露后,苏木政府强化财务监管。旅游业依托五当召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2023年1-7月带动区域接待游客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
旅游资源
五当召景区融合藏传佛教建筑与原始森林景观,核心区现存六大殿堂及僧舍2000余间。正在建设自驾游环线全长38公里,串联吉忽伦图嘎查至脑包沟景观带,规划设置12处观景平台。2023年建成复合式营地,开展汽摩越野赛事与摄影创作活动。
政治建设
2021年通报吉忽伦图嘎查原党支部书记白雯假作为典型案例:2019年借款2万元虚增集体收入,2020年伪造2·5万元发票平账,最终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苏木政府设置纪检监察办公室,建立"三务公开"监督平台,规范"四议两公开"决策程序。
基础设施
苏木政府办公楼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配置便民服务大厅、矛盾调解中心等设施。教育方面建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标准化卫生室覆盖全部嘎查。2023年新建旅游公路12公里,改造农牧区电网15公里,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惠及800户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