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大学杂志社公众号

江苏大学杂志社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江苏
公众号ID:ujs-zzs
公众号分类:教育
关于公众号:

“江苏大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江苏大学,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江苏大学杂志社集期刊管理、经营、编辑出版和期刊研究于一体,目前拥有《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高校教育管理》《排灌机械工程学报》《实用心电…

开发/运营主体:江苏大学

关于主体:江苏大学是中国江苏省镇江市境内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江苏大学杂志社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百科信息导航

江苏大学杂志社百科

江苏大学杂志社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高等学校等学报编辑部于2001年合并组建而成,是集期刊管理、经营、编辑出版和期刊研究于一体的学校直属机构。杂志社下设行政办公室、理工版编辑部、人文社科版编辑部和医学版编辑部4个科级机构,拥有《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高校教育管理》、《排灌机械工程学报》和《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等6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

杂志社简介

杂志社成员

江苏大学杂志社设社长1人,主持全面工作,副社长2人。现有员工2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14人,基本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编辑出版队伍。

办刊宗旨

“建高水平大学,办高质量学报”是我们的办刊追求,“创新进步服务”是我们的办刊理念。江苏大学杂志社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实施“服务学术与时俱进奉献精品”的发展战略,将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学科联合办刊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刊文领域,把握时代脉搏,瞄准学科前沿,加强国际合作,鼓励科技创新,培养科技新人,努力成为展示学校科研创新的重要窗口。杂志社全体工作人员将继续发扬“博学、求是、明德”的校训,爱岗敬业,开拓创新,谋求特色,踏实工作,将江苏大学学报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竭诚服务广大读者和作者。

期刊介绍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80年创刊,双月刊。报道内容:主要报道农业与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与通信工程、电气电子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工程、应用数学等研究领域学术论文,其中农业与机械工程、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为本刊的重点栏目。收录情况:国外数据库有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物理学、电技术、计算机与控制信息社数据库》(inspec)、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等。

公众号主体介绍江苏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江苏大学杂志社是由江苏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江苏大学(jiangsu university),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共建的公办性质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亦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该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等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等校续其弦歌。1960年筹建南京农业机械学院,翌年迁址镇江,并更名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该校成为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2001年8月与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江苏大学,2003年镇江市江滨医院划归学校。200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0年,该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9年,学校被列入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截至2024年4月,该校誉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截至2025年2月,学校占地面积3000余亩,各类建筑面积120万余平方米;设有34个教学机构,开设98个本科专业;拥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专任教师2700余人,在校生45000余人。

办学历史

学校前身

江苏理工大学

原江苏理工大学(江苏大学本部)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魏光焘在南京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等时期。

1960年,为贯彻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指示,国家以南京工学院农业机械、汽车拖拉机两专业的全部师资设备为基础,筹建南京农业机械学院,翌年迁址镇江,并更名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学校隶属机械工业部。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设有34个教学机构,开设98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学、农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

江苏大学院系专业
学院本科专业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
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交通运输
交通工程
新能源汽车工程
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吴仲华班,航空宇航动力专业方向)
能源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
能源与动力工程(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
能源与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与节能减排技术)
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及智能化方向)
储能科学与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中澳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冶金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复合材料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澳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电子信息工程
自动化
农业电气化
生物医学工程
机器人工程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营养与健康
生物技术
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环境工程
环保设备工程
应急技术与管理
安全工程
江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澳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软件工程
信息安全
物联网工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
江苏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信息与计算科学
金融数学
数学类(中外合作办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据计算及应用
江苏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物理学(师范)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土木工程
工程管理
工程力学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
应用化学
化学
化学(师范)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物流管理
工业工程
电子商务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会计学
财务管理
金融学(中澳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金融学
保险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统计学
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江苏大学法学院法学
江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师范)
汉语国际教育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
英语(师范)
英语(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日语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工业设计
动画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美术学(师范)
数字媒体艺术
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师范)
江苏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学
医学检验技术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2024年新增专业)
护理学
预防医学
江苏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
药学
药物制剂
江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
江苏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5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拥有专任教师2700余人(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的比例达43%),实验技术人员297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60·86%,有一年以上(累计)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专任教师总数占比为43·01%。在教师队伍中,全职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外籍院士2名,柔性引进海内外院士7人;入选发达国家外籍院士2人;获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3人;国家杰青6人,优青6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0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1人、青年人才3人、青年千人3人,第1批博士后海外引才专项10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7人;神农领军英才2人、神农青年英才5人;享受国务院特贴20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全国创新争先奖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青年教师奖”9 人。江苏省“333 工程”一层次9人次,二层次40人次,三层次111人次;江苏特聘教授52人,双创人才25人;江苏省教学名师7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81 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外专百人7人。
江苏大学优秀教师及团队
类别名称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袁寿其、赵文祥、施伟东、蔡英凤
国家级教学团队机械制造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电气类专业主要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9月,江苏大学建设有国际合作平台2个,国家级平台7个,省级协同创新平台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2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其他省部级科研平台23个,市厅级科研平台16个,校级专职科研机构29个。
江苏大学科研平台
平台级别科研平台名称
国际合作平台高端装备关键结构健康管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流体工程装备节能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混合动力车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省部共建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高端流体机械装备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江苏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镇江国家大学科技园、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省级协同创新平台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及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荣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6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3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7项、中国专利奖金奖3项。

学术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 校徽

学校校标为正圆形,以绿色(c:100,y:100,k:20)为主色调,外环上部为赵朴初题写体校名“江苏大学”,下部为校名英文全称“jiangsu university”。中央主体呈“u”造型,内含三条渐变色带似远航帆船,意寓学校渊源及“三校合并”。主体上方“1902”表明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李洪波
校长邢卫红
党委副书记张济建
副校长陈红
党委常委、副校长李红、邹小波、杨道建、王景全、任旭东、蔡英凤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派驻监察专员杜永春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6月)

历任领导

历任领导
任期职务姓名
2001·08·20-2008·06·15党委书记朱正伦
2008·06·15-2016·06·12党委书记范明
2016·06·12-2023·05·22党委书记袁寿其
2001·08·20-2006·12·17校长杨继昌
2006·12·17-2017·01·03校长袁寿其
2017·02·08-2023·05·22校长颜晓红
参考资料:

校园环境

校区分布

本部校区

江苏大学本部校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东郊学府路301号。本部校区既有江苏大学图书馆、三江楼、大礼堂等标志性建筑,还有勤人谷日晷、江大梅园等景观。

具体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本部校区

知名校友

知名校友
姓名成就
马正军2013年毕业研究生,南京腾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获得者、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对象。
张克军内燃机88级校友,三一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国优秀共产党员。成功研发出3-20方全系列三一搅拌车,彻底打破中国混凝土运输技术及产业底盘部分被进口底盘垄断的局面。
查颖冬电气88级校友,苏州市副市长,中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17年4月,查颖冬作为江苏省对口帮扶贵州省铜仁市工作队领队,到铜仁市挂职担任市委常委、副市长,并主要负责苏铜扶贫协作工作。
邵兴军内燃机88级校友,现任江大源生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潘龙电气(专)90级校友,现任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大学南京校友会副会长,校友企业家联盟常务副主席,获“江苏省科技企业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南京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邓兴强机工88级校友,现任四川科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大学四川校友会会长,校友企业家联盟常务副主席。
刘博铸造88级校友,现任北京拓博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德军水机88级校友,北京立德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电建集团装备院首席专家。
殷群数学(本)88级校友,现任常州一中校长,江苏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常州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徐晓琴医学检验87级校友,江苏省疾控中心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主任,农工党党员。
注:该表格姓名列排序不分先后参考资料:(截至2022年5月)

所获荣誉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获全国健康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绿色学校、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时间奖项名称
2020年10月16日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2019年2月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三全育人” 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
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2018年3月成为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
2016年3月9日成为“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首批试点院校。
2013年9月成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入选高校。
2013年5月学校获“2012年度江苏高校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11年1月7日学校获评“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
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0年4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事件

2025年1月3日,江苏大学通报,近日,个别自媒体传言江苏大学人事处处长被打、2024年学校有两百多名老师离职。经调查核实,系网络谣言,江苏大学不存在网传所述情况,并已向公安部门报案。 通报后,有江苏大学教职工反映,近年来,校内绩效考核等内容进行改革,存在“一刀切”等问题。记者从教职工处获悉,此前,校内教师区分教学岗、科研岗、教学科研岗,各岗位有不同考核任务,自2024年起,不再区分各岗位,讲师及以上级别专任教师均需完成每年32本科教学学时,否则绩效将受到影响。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