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止2025年5月,学校设有26个学院(学部),开设本科专业84个。
学院(部) | 本科专业 |
---|---|
佳木斯大学口腔医学院 | 口腔医学 |
佳木斯大学临床检验医学院 | 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 |
佳木斯大学康复护理医学院 | 康复治疗学、护理学 |
佳木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预防医学、健康服务与管理 |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 | 药物分析、制药工程、化学(师范类)、药学 |
佳木斯大学理学院 | 地理科学、应用统计学、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 法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 |
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机器人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 | 俄语、日语、英语、英语(师范类) |
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焊接技术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 |
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
佳木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建筑学、土木工程 |
佳木斯大学生物与农业学院 | 动植物检疫、园林、生物科学 |
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佳木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物业管理、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 |
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 | 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编导、音乐表演、音乐学 |
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 | 工艺美术、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绘画、美术学 |
佳木斯大学体育学院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体育教育 |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3年6月23日 |
学科建设
截止2025年5月,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基础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现有“新型生物医用口腔种植体及配套装备研发”省级“头雁”团队,“北药与功能食品”和“口腔生物医学材料研发及个性化制造”2个省级“双一流”特色学科及学科支撑平台。类别 | 名称 |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基础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艺术学 |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教育、体育、电子信息、机械、能源动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会计、音乐、美术与书法、设计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黑龙江省药学研究所、佳木斯博发农业机械研究有限公司等 |
省级“双一流”特色学科 | 口腔生物医学材料研发及个性化制造特色学科、北药与功能食品特色学科 |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3月4日 |
师资力量
截止2025年5月,教职工3800余名(含3个附属医院),高级职称1500余人。拥有共享“两院”院士和龙江学者等一批高水平人才,教师队伍中涌现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一大批专家学者。获评省级领军人才梯队3个,获评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63名、省级教学名师16名、龙江名医43名、“三江英才”24名。类别 | 名单 |
---|---|
共享“两院”院士 | 林尚扬、孙传尧 |
龙江学者 | 李慕勤 |
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 | 李晓捷、李慕勤、邱洪斌、黄少铭 |
全国模范教师 | 罗佳滨 |
全国优秀教师 | 荣守范、罗佳滨 |
省级领军人才梯队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领军人才梯队、口腔临床医学领军人才梯队、微生物与生化药学领军人才梯队 |
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团队、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团队 |
省级“头雁”团队 | 新型生物医用口腔种植体及配套装备研发团队 |
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 | 邱洪斌 |
省级教学名师 | 张凤杰、李慕勤、李晓捷、王淑秋、张宇、荣守范、张鹏霞、隋晓冰、荣守范、姜志梅、徐晓杰、祝丽玲、李维刚、孙维彤 |
龙江名医 | 郑春梅、盛宝英、罗振国、康晓明、金松、胡玉红等 |
三江英才 | 邱洪斌、黄少铭、赵化启、张学昕、张鹏霞、杨传华、徐晓杰、武冬梅等 |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3月4日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止2025年5月,佳木斯大学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专业集群1个;建成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2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7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团队、培育项目、优秀教学案例、“三进”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点共27个。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省级高校创新团队16个。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预防医学、护理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英语、口腔医学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制药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口腔医学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日语、工商管理、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药学、物业管理、医学检验技术、教育技术学(s)、机械电子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化学(s)、制药工程、自动化、汉语言文学、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地理科学(s)、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农业电气化 |
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专业集群 | 口腔医学与材料科学专业集群 |
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 | 建龙钢铁现代产业学院、黑龙江省北药创制现代产业学院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常见症状护理、平面动画设计、康复护理学、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知与行 |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 膳食健康解码、俄罗斯风情、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常见症状护理、平面动画设计、大学英语写作网络课程、民间音乐艺术采撷、自动控制原理、膳食与健康、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基础英语、微观经济学、病理生理学a、管理学、医学遗传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大学英语写作、中国教育史、中国现代文学史、c语言程序设计等 |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陈红梅主讲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张金波主讲的《医学遗传学》、谭杰主讲的《世界当代史》、林琳主讲的《大学英语》等 |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阎瑞华的《平面动画设计》、孙维彤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徐晓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田思庆的《自动控制原理》、崔羽杭的《英语修辞学》等 |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 谭杰的《传承赫哲文化》、张金波的《渲染优生优育的全民健康观》、陈红梅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原则》等 |
“三进”示范课程 | 张丽娜的《综合英语3》课程 |
教学团队建设点 | 张丽娜《综合英语3》教学团队 |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 |
教学成果
此外,学校在省级教学成果奖中也多次获奖,2005年,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2007年,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2009年,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2011年,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2013年,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2017年,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2019年,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获奖时间 | 项目名称 | 获奖等级 |
---|---|---|
2009年 | 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 国家级教学成果将二等奖 |
2013年 | 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研究 |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探究式教学原理在经管类课程案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
地方综合院校理科师范专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
《基础会计》教学中加强学生职业判断能力教育研究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
基于kaq目标导向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及西方经济学课程配套改革研究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
口腔医学本科生临床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
网络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
医学检验学生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模型的构建 |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
2017年 | 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临床技能多站式考核的研究与应用 |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
地方高校经管类课程tbl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网络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之理论与实践研究 |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
基于国内外比较研究视角的大学治理结构研究 |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
地方综合性高校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
2019年 | 平台支撑柔性培养—地方综合性大学经管类专业柔性人才培养与教学支撑体系构建研究 |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综合性大学“三维立体式”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
通专融合、师生多维互动的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
2022年 | 大思政视阈下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研究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
基于交叉融合教学模式的生物医学课程教学设计与研究 |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地方高校“一体多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
基于obe-cdio理念的地方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
文学类课程“六位一体”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
新文科背景下《平面动画设计》国家一流课程改革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
“三位一体、四创融合、协同递进”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探索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
素养为本的化学、化工与制药类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合作交流
教学交流
2013年,佳木斯大学成为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与国内高校共建的第五所赴俄留学培训基地院校,与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远东国立人文师范大学等7所俄罗斯高校实行合作办学。
截至2025年5月,学校现与俄罗斯、乌克兰、日本、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24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致力构建龙江东部地区教育向北开放桥头堡,发挥区位优势努力打造东北亚教育、学术交流中心。学校每年举办各类国际学术会议、论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国际交流活动,主办由中俄十所高校共同参加的“中国黑龙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大学生数学、计算机竞赛”。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黑龙江省政府奖学金项目和“国际产学研用”中外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委托院校,并已加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现有来自亚洲、欧洲、非洲25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
学术交流
2024年,佳木斯大学与乌克兰苏梅国立大学共同举办的“教育、科研协作国际学术论坛”。
附属医院
截至2025年5月,佳木斯大学共有3个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名称 | 等级 |
---|---|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三级甲等 |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三级甲等 |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三级甲等 |
注:参考资料来源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