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拥有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5个,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其它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等79个。国家级自然科学科研平台 | 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夸克物质及探测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智能生物传感技术与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 |
省部级自然科学科研平台 | 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夸克与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香格里拉高原复合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网络媒体中心、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湖北省农药与绿色化学合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智慧学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绿色农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遗传调控与整合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硅像素芯片及其探测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数学物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教育数字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城乡发展一体化湖北协同创新中心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农村研究院、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
其它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 国家中小学(中职)历史教材研究基地、文化旅游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研究基地、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老龄科研基地、退伍军人事务研究基地、台港澳与东亚研究中心、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教育)、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研究武汉基地、中国农村林业改革发展研究基地、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湖北省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教育)、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湖北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湖北省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政府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院置、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研究武汉基地、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工业文化研究中心、湖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道家道教研究中心、湖北房地产发展研究中心、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区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研究基地(湖北问津文化教育研究院)、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分中心、湖北省党的建设研究中心、湖北省工业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院、武汉文化科技创新研究院、湖北社会建设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湖北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湖北省文化体制改革智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研究院、湖北省对外战略研究院 |
省部(教育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截至2024年6月) |
研究成果
1988年荣获第37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奖”金奖。
类型 | 名称 |
---|---|
成果推荐 | 3d视觉感知ai芯片 |
人工智能理科图文题解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含三氟甲基吡啶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杀菌剂 | |
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面部表情识别方法及系统 | |
一种离子型主体材料及其在固态发光电化学池中的应用 | |
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轻量级人脸检测的方法及模型 | |
一种文本智能生成3d虚拟教学资源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制造ti离子掺杂cuo催化剂的方法 | |
基于深度学习与知识图谱的限定领域对话生成方法及系统 | |
一种基于忆阻器的无感四维混沌系统电路设计与实现 | |
成果转化 | 一种超声喷雾制备镍接杂硅酸铋微术球的方法 |
一种虚拟舞蹈系统的动作评价方法 | |
一种关联书本与电子资源的系统 | |
溶剂萃取法精制湿法磷酸技术(含2项发明专利)(技术许可) | |
一种基于情境测试的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画像构建方法及系统(1项发明专利)(技术许可) | |
面向知识测量的试题、知识、能力张量构建与标注方法(含4项发明专利)(技术转让) | |
注:仅列举部分(截至2024年6月)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3月,图书馆馆藏中外文文献(含期刊合订本)累计321万册,电子图书548万册,中文数据库109个,外文数据库68个,自建6个特色数据库;拥有珍贵古籍文献9105种计111779册,其中有善本书455种、3511册,含明版105种、1777册。
电子资源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电子图书534万册,中文数据库98个,外文数据库65个,自建4个特色数据库——华大文库、桂子文库、中国农村问题研究文献数据库、学校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辛亥革命研究文献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人物库。同时,图书馆还积极参与对外交流与合作,不仅是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和cashl(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文献传递的成员馆,还成为cadal(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二期参建单位。与多所内地高校图书馆、以及美国、新加坡、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18所高校图书馆建立了资料互换关系。
学术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刊,1955年创刊(原名《华中师范学院学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经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理论期刊,1955年创刊(原名《华中师范学院学报》),现为双月刊。
《外国文学研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权威学术期刊。该刊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并具有较大国际影响。该刊不仅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等国内权威检索机构所收录,而且是中国大陆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被a & hci ( 美国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 全文收录的国际权威期刊。
《汉语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前身是内部印刷发行的《语言学通讯》,后来是用文集形式出版的《汉语学报》,每年出版四期。
《社会主义研究》: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78年,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学术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湖北最具影响力十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教育研究与实验》: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理论学术期刊,现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会刊。自创刊以来,《教育研究与实验》杂志在全国教育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名第3位,被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院校视为a类期刊。
《教育与经济》: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主办的中国唯一一份教育经济学专业学术期刊。该刊几经调整与发展,不断提高学术质量与水平,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经济学专业权威期刊。
《近代史学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辑刊。登载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包括专题讨论、研究论文、研究综述、书评、史实考订、学者书札、学术信息等,创办以来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
《语文教学与研究》是一本拥有近50年创办历史的老牌语文名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全国首批双效期刋,全国优秀语文期刊。所发文章先后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报刊文摘》等著名报刊转载500余篇,连续五届被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授予湖北省优秀期刋称号。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是中国专注于刊载高等继续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和应用研究成果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旨在指导继续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促进高等继续教育学术交流,推动高等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成为高等继续教育工作者的学术园地。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学术新论、成人教育与学习型社会、政策与法规、继续教育与岗位培训、现代远程教育与技术、调查与分析、工作场所学习与职业发展、社区教育与社区学习、国际视野等。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