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中农业大学幼儿园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华中农业大学办学条件

华中农业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学院(部)17个,开设本科专业67个。
华中农业大学院系专业
学院(部)专业名称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农村区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统计学、财务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社会学、社会工作、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广告学
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商务英语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信息与计算机科学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地理信息科学、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学、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应用生物科学、智慧农业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风景园林、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茶学、园艺、林学、园林
华中农业大学化学学院应用化学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五年)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工程管理、土地资源管理
华中农业大学林肯大学联合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生态学(中外合作办学)、园艺(中外合作办学)
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体育部-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5月)

学科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5个学科再次滚动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7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学校1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2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分布于农学、生命科学、理学、工学、医学、社会科学等6个门类。其中,进入前1%的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实现了农学、生命科学2个门类的全覆盖;进入前1‰的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实现了农学门类的全覆盖。

质量工程
类别名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物学、植物保护、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畜牧学、兽医学、水产、农业工程、风景园林学、生物工程、林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态学、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工程、风景园林学、生物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学、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生物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免疫生物学、肿瘤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化学生态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现代农业装备工程、生物信息技术与工程、农业信息工程、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营养与安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生物技术、药用植物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作物信息学、生物质能、果树学、蔬菜学、茶学、设施园艺学、观赏园艺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资源环境信息工程、农业环境工程、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植物检疫与生物入侵、应用真菌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草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动物生产与畜牧工程、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兽医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水产养殖、捕捞学、渔业资源、水产动物医学、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土地经济管理、农业贸易与金融、农村中小企业管理、中小企业管理、农村与区域发展、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
二级学科硕士点专业金融学、“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产业经济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数量经济学、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民商法学、食品生物技术、经济法学、食品营养与安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际法学、作物遗传育种、社会学、作物生物技术、人口学、药用植物学、人类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民俗学、作物信息学、社会工作/生物质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果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蔬菜学、思想政治教育、茶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设施园艺学、英语语言文学、观赏园艺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土壤学、新闻学、植物营养学、传播学、资源环境信息工程、基础数学、农业环境工程、计算数学、植物病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应用数学、农药学、无机化学、植物检疫与生物入侵、分析化学、应用真菌学、有机化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物理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植物学、草业科学、动物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生理学、动物生产与畜牧工程、水生生物学、基础兽医学、微生物学、预防兽医学、神经生物学、临床兽医学、遗传学、兽医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发育生物学、林木遗传育种、细胞生物学、森林培育、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森林经理学、生物信息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基因组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免疫生物学、园林植物学、肿瘤生物学、水产养殖、化学生物学、捕捞学、化学生态学、渔业资源、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水产动物医学、机械电子工程、会计学、机械设计及原理、企业管理、车辆工程、旅游管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技术经济及管理、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商务英语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化工程、林业经济管理、农业水土工程、土地经济管理、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贸易与金融、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村中小企业管理、现代农业装备工程、中小企业管理、生物信息技术与工程、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信息工程、行政管理、环境科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环境工程、教育经济与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社会保障、食品科学、土地资源管理
重点学科
级别一级学科二级学科
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作物遗传育种
-果树学
微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水产养殖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农业经济管理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蔬菜学
农业部重点学科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湖北省重点学科生物学植物学
动物学
生理学
水生生物学
微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遗传学
发育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
生态学
园艺学果树学
蔬菜学
茶学
农业资源利用土壤学
植物营养学
植物保护植物病理学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农药学
兽医学基础兽医学
预防兽医学
临床兽医学
水产水产养殖
捕捞学
渔业资源
农林经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
林业经济管理
-食品科学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土地资源管理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学科评估
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
学科等级
生物学a
生态学c+
轻工技术与工程c
农业工程b
环境科学与工程c
食品科学与工程a-
风景园林学b+
作物学a-
园艺学a+
农业资源与环境b+
植物保护b+
畜牧学a+
兽医学a+
林学c-
水产b+
工商管理c
农林经济管理a-
公共管理b+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3022人,其中教师1701人,教授559人,博士后322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5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教学名师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6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4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岗位科学家58人。其中近五年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全国教学名师2人、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38人,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89人。
职级职称名单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陈焕春、金梅林、张献龙、邓秀新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张启发、邓秀新、熊立仲、黄巧云、李召虎、赵书红、郭文武、姜道宏、肖少波、谭文峰、吴昌银、严建兵、史志华、罗杰、张永安、曹胜波、徐强、晏向华、周红波、李新云、彭贵青、郭亮、蔡鹏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严建兵、徐强、晏向华、李一博、罗智、赵凌、蔡鹏、谢卡斌、彭贵青、殷平、谢甲涛、袁猛、康春颖、申邦、王茂军、李林、谢为博、熊栋梁、叶静、柴利军、王湘如、肖英杰、曹菲菲、万虎、杨宁、赵伦
国家级教学名师郑用琏、张献龙、曹凑贵、黄巧云
省级教学名师董元彦、赵斌、张献龙、钟涨宝、陈长水、柳俊、孙明、刘汉兰、王卫民、姚家玲、李大鹏、廖庆喜、李斌、陈雯莉、罗小锋
万人计划
领军人才姓名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郭文武、刘继红、何正国、肖少波、姜道宏、徐强、邢永忠、朱龙付、严建兵、吴昌银、罗杰、赵书红、彭贵青、程运江、谭文峰、熊立仲、陈玲玲
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张献龙
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张俊飚
教学名师曹凑贵
参考资料:
青年拔尖人才
严建兵蔡鹏彭贵青
欧阳亦聃李谷成殷平
李一博狄金华-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获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 1项、国家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6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4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1 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专业2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8门。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1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

教学建设
类型名称
国家特色专业农学、园艺、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林
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工程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农林经济管理、园艺、动物科学、农学(拔尖创新型)、园林、农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学、植物保护(复合应用型)
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湖北省品牌专业建设点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医学、园艺、水产养殖学、农学、动物科学、园林、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环境科学、林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学、风景园林、市场营销
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食品科学与工程、水产养殖学、应用化学、市场营销、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土地资源管理、风景园林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生育种)、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园艺、植物保护、环境工程、动物医学、生物信息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作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水产养殖实验教学中心、动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农业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张之洞”实验班、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协同创新中心省部共建生猪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生猪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优秀教学团队动物遗传育种教学团队、动物生理学教学团队、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农业经济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食品营养类课程教学团队、“普通昆虫学”教学团队、市场营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注:部分展示
精品课程
类别课程名称
国家精品课程植物育种学分子生物学
植物检疫学生物信息学
作物栽培学植物学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土壤学
园林植物育种学管理信息系统
设施园艺学农产品营销学
园林树木学土地利用规划
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
饲料学农业经济学
兽医病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兽医微生物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兽医外科学农村社会学
兽医内科学食品营养学
家畜育种学生物工程综合大实验
内陆大水域鱼类增殖与养殖学微积分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兽医内科学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兽医外科学园艺植物栽培学
动物繁殖学普通昆虫学
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作物栽培学
家畜育种学农业植物病理学
土地管理学生态学
农产品营销学植物生理学
农业经济学作物育种学
有机化学地质与地貌学
分子生物学土壤学
基因操作原理农村社会学
细胞工程学园林植物育种学
生物信息学花卉学
微生物学设施园艺学
食品化学与分析园林树木学
动物生理学-
参考资料: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累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5项。
年度成果名称获奖情况
1989建设遗传育种专业,培养合格人才国家级特等奖
1993农科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国家级二等奖
1993坚持面向主战场,为农村培养人才
1997农科有机化学微型实验的研究与应用
1997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探索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途径
2001高等农林院校本科物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01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整体组装的研究与实践
2001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01农林院校生物学理科基地建设与改革
2005农林类本科大学数学系列课程教材建设(教材)
2005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
2005农林科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2005农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国家级一等奖
2009基于b-learning的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国家级二等奖
2009动物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2009理农结合 科教融合 培养生物学创新人才
2009农林经济管理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09系统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国家级一等奖
2014用现代生物科技提升传统农学学科专业的研究与实践
2014农科专业“三田三早”实践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国家级二等奖
2018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大学生“三创” 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18学研产协同创新,提升农科学生实践能力
2022农科研究生“四融合”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2022“四循环”一体培养兼具“两家”素养的牧医领军人才
2022卓越文化引领水稻生物学一流博士生培养
2022新型农林人才“三融合”耕读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2科教融合、产教融通培养新时代卓越农牧人才
2022新时代卓越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参考资料: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可以追溯到1960年。2003年,成为“高层次专家培养高学历留学生”全国首批试点单位。来华留学生以学历生为主,其中博士生约占70%,硕士生约占30%。学校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荷兰瓦赫 宁根大学等168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并有效履行协议。开办有华中农业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联合学院。成立国际减贫研究院,牵头发起全球粮食安全青年科学家联盟、基因组育种算法国际竞赛,连续主办中巴农业论坛,在刚果(布)设立海外科教示范基地。

国际交流

截至2025年5月,华中农业大学与各个地区的多个国家也有众多交换学习项目,具体如下:

国际交流
项目名称学校
海外学习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韩国汉阳大学、韩国建国大学、韩国东亚大学、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加拿大mitacs本科生实习项目
合作办学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

国内交流

截至2025年5月,,华中农业大学也与国内各个高校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具体如下:

国内交流
时间活动
2020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领导一行来校交流
广东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吴亚玲一行来校交流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来校学术交流
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白江源一行来校交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闫祖书一行来校交流
2021年浪潮集团副总裁庞松涛一行来校开展合作交流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院长程萍一行来校交流
北大图书馆馆长来校座谈交流
湖北农垦集团总经理陈华志一行来校开展合作交流
汉口银行行长白俊伟一行来校交流
2022年华中农业大学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开展合作交流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潘家华一行来校交流
江南大学副校长顾正彪一行来校交流
2023年光明日报湖北站站长王建宏来校交流
华中农业大学举办临床兽医学学科交流与发展论坛
东北电力大学副校长唐逸一行来校交流
河南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永涛一行来校交流
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陈光辉一行来校交流
2024年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单正丰一行来校交流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旭煦一行来校交流
杨少波率队赴塔里木大学交流
肇庆学院副院长胡文涛一行来校交流
学校和华为联合举办wi-fi7新技术体验交流活动
中国电信湖北公司副总经理尹冰琳一行来校交流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